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2019-04-30 11:12杨芸佼
文理导航 2019年15期

杨芸佼

【摘 要】很多学生可以用笔和纸书写出很优美的文字,但却无法用嘴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来。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可通过积极鼓励,培养信心;抓住时机,课中训练;各种活动等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关键词】说话能力;积极鼓励;课中训练;各种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听、说、读、写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而且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这种现象愈加严重。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虽然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但学到的却是“哑巴”语文,很多学生可以用笔和纸书写出很优美的文字,但是却无法用嘴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来。因此,小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已是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谈一些浅见。

一、积极鼓励,培养信心

我们常从家长口中得知,学生在家里十分活泼,能言善辩,怎么一到上课就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课间和同学交流时大都声音洪亮,落落大方,怎么一到上课站起来发言却经常支支吾吾、面红耳赤,甚至有的还紧张得发抖呢?这是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家中,面对熟悉的人往往谈笑自如,但上课面对同学和老师,怕说错遭到批评或嘲笑,有的孩子由于缺少锻炼,很少在众人面前说话,自然一发言就紧张得脸红,没有底气,音量小,且结巴重复、词不达意。从目前学生说话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胆量开口说话,有些学生敢说但是又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现状可以得出:目前,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不敢说、不会说和不善于说等表达障碍。

对此,笔者经常运用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口,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首先,改善不敢说的问题,多给予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锻炼的机会。比如,笔者在班级举行故事大王的讲故事比赛,讲故事的学生有加星免作业或换文具的奖励,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的兴趣,在班里创设宽松自由的说话氛围,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给大家讲故事,讲故事是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方法。

最开始讲故事的学生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使其他学生意识到:原来应该这样说话,这样发言,这样讲故事,而且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接着他们就会自己按照标准准备。

让学生多听一些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带领下,培养语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明白一些人生道理。而且讲故事不是读故事,而是在熟悉故事以,尝试复述故事内容,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讲故事是一种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手段,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还能练学生的胆量。刚开始怕说不好,不敢说,吞吞吐吐,丢三落四,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老师要在一旁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在学生“卡壳”时,耐心地给予点拨,绝不批评,也要阻止其他学生的嬉笑。

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能够逐渐消除学生对口头表达的恐惧和自卑感,重视起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使学生顺利、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

二、抓住时机,课中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方式有很多,每种训练方式都有自己的训练特点和适宜的教学阶段,如果教師能将口语训练的方式巧妙恰当地融入语文教学环节,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笔者根据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写景类文章设置口头表达主题:争当小导游。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介绍该处的美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此方式类似复述课文)。复述是说话训练的一种常见形式,能够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因此,教师应在机械朗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书本,进行理解和记忆性讲解,并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生动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小说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说话训练,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其做到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其逻辑思维的敏捷性。比如,《自相矛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类课文,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表演或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复述训练,提高说话能力。或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之后,再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讲解动手实践过程与收获。比如,在教学习作《秋天的树叶》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树叶,并把树叶收集起来制作树叶贴画,然后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困难等,学生对这类动手实践的作业更感兴趣,而且实际操作过后更加有话可说,这种将说话训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只要我们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适时加入说话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就会被开启。

三、各种活动,提高能力

近年来,语文教学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与班队课、品德课或其他实践活动的整合。如果内外结合,反复训练,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说话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说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主题班会、新闻采访、新闻播报、演讲、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

例如,在教完成语故事《滥竽充数》一文后,笔者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教师安排时间,学生自己准备好道具,分角色扮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等,学生自己设计动作,通过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方式使气氛活跃,学生兴致很高,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说话能力。

还可以设置演讲活动,这个活动需要每天抽出五分钟的时间。提前确定好演讲的话题,让学生准备,当然这些问题和话题必须是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中得出。如,“缤纷的假期”“我的理想”“我最喜欢的明星”等,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学生思考并组织语言,无需准备演讲稿,可列出思维导图,口头表达自己对演讲话题的看法。这个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他们各自持有各组的观点,然后想办法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比赛的形式更容易激起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欲望,也能使学生轻松投入到思考和辩论之中。可以使学生的应变更加机智,语言表达更加快速、准确。当然,话题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比如,“手机的利与弊”,此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便利,特别是语音通讯运用广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从小打下扎实的口语表达基础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说话训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说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抓好说话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处处留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中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纯荣.开展十分钟演讲,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96

[2]李建霞.开展课外活动,提升语文动力[J].高考,2016(27):14-15

[3]楼卓君.小学语文课前演讲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教师版,2016(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