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瑞
摘 要:“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类型。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听雨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类型,不仅是因为写到听雨的诗词数量多,更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书写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选择特定的意象,如芭蕉、荷叶、梧桐、台阶、屋檐、船篷等;也包括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如夜长不寐、羁旅思乡。至宋代,听雨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闲适心态与书斋趣味,而元代以后大量出现的“听雨图”“听雨图题诗”表明“听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关键词:听雨诗;书写模式;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3-0152-06
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数量很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听雨诗。然而,学界对“听雨诗”的研究却很少,仅有数篇研究听雨诗的论文。汪钰《先秦至晚唐听雨诗的历史衍展述略》一文认为,“当前的文学研究存在着重视觉、轻听觉的‘失聪现象”①。该文试图梳理听雨诗从先秦至晚唐的发展状况,但遗憾的是,该文的重点在于讲述诗歌中“听雨”的不同意象及其发展轨迹,先秦至盛唐部分论述的只是“雨诗”,而非“听雨诗”,讲到中唐时才开始对听雨诗的简单论述。汪淑文、张秀芳《别有幽愁暗恨生——对诗歌中“听雨”情结的思考》一文,以“移情”理论解释古代诗歌中的“听雨”情结。②张然《“听雨”意境的传承与衍变——谈〈听雨楼图〉题咏》一文,专门研究元末明初画家王蒙作品《听雨楼图》上的几十首题诗。③连国义《二苏“夜雨对床”考述》④一文对本文的写作启发最大。该文详细考辨了“夜雨对床”这一典故的来源,细致考察了苏轼在诗歌中对这一典故的化用,梳理了该典故在后世的接受与使用情况,如以“听雨”命名轩斋的现象等。
对听雨诗的研究首先应该从对听雨诗这一类型的界定开始。笔者认为,对于听雨诗可以有几个广狭不同的界定。最典型的听雨诗是诗题中有“听雨”两个字,整首诗歌都围绕着听雨的主题来写。比如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略宽泛一些的听雨诗,是不以“听雨”为题,但诗句中有“听雨”两个字。比如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更宽泛的听雨诗是诗中没有“听雨”两个字,但实际上写到了听雨,写到了雨声,或者写到了“雨滴船篷”“雨打芭蕉”等听雨诗的典型意象。比如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一类的听雨诗数量最多,而且最难检索和搜集。本文对听雨诗的讨论,在不同时期采用的是宽窄不同的界定。先秦至汉魏是听雨诗最初产生的时期,这一时期并没有以“听雨”为主题的诗歌,描写雨声的诗句也极少,所以采用最宽泛的界定。唐宋以后,听雨诗蔚为大观,以“听雨”为题的诗歌多到难以尽读,所以采用狭义的界定。
一、从《诗经》到南朝:听雨诗逐渐成形
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这个传统从《诗经》时代就开始了。《诗经》和《楚辞》中虽然并没有直接出现“听雨”两个字,但已经有诗歌从声音的角度描写雨,那就是《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潇潇”,《毛传》的解释是:“潇潇,暴疾也。”也就是说,“潇潇”是形容大雨急骤的样子,而非声音。然而,后世把“潇潇”当作象声词形容雨声的用法也非常多。如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潇潇微雨”而用“闻”字,自然是指听到的声音。又如宋代耿时举的《浣溪沙》中有“画廊鸣叶雨潇潇。漫题诗句满芭蕉”,这里的“潇潇”用来形容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近代秋瑾的《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中有“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也是用“潇潇”形容雨滴房檐的声音。当然,《诗经》中的“风雨潇潇”还不具备后世听雨诗的鲜明特征,只能算是听雨诗的远祖。
汉魏诗歌中几乎找不到对雨的描写,《古诗十九首》里只有一个“雨”字,即《迢迢牵牛星》中的“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但这里是用雨比喻哭泣,并非对雨的直接描写。晋代傅玄有一首《苦雨》(也作《雨诗》),题作:“徂暑未一旬。重阳医朝霞。厥初月离毕。积日遂滂沱。屯云结不解。长溜周四阿。霖雨如倒井。黄潦起洪波。湍流激墙隅。门庭若决河。炊爨不复举。灶中生蛙虾。”诗中對连日大雨成灾的情景描写非常细致生动,但只是绘形绘色,而没有绘声,“雨”并没有成为审美对象。
真正意义上的听雨诗出现在南朝,这一时期的听雨诗已经具备后世听雨诗的鲜明特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朝听雨诗可以举出有代表性的三例。
第一首是萧子云的《寒夜直坊忆袁三公》:
滴滴雨鸣阶,愔愔兹夜静。风落宣猷树,寒凋承光屏。高帷晓独垂,华烛夜空冷。所思不相见,方知寒漏永。
“夜雨鸣阶”是听雨诗的典型意象,以终夜的雨声表现诗人失眠不寐,是听雨诗常见的写法。可以说,萧子云的“滴滴雨鸣阶”,在唐诗宋词里滴出了悠长的回响。
第二首是王褒的《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其一:
采药名山顶,时节无春冬。散云非一色,连岩异众峰。合沓似无径,间关定有踪。山窗临绝顶,檐溜俯危松。空林鸣暮雨,虚谷应朝钟。仙童时可遇,羽客屡相逢。若值韩众药,当御长房龙。
其中有“空林鸣暮雨”的诗句,描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这也是听雨诗的一个典型意象。在唐宋诗词中,雨打芭蕉、雨打荷叶、雨打竹叶的诗句很多,是对此意象的接续与丰富。
第三首是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这首诗在唐代影响很大,皎然有《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戴叔伦有《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和《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都是对何逊这首诗的追和。另外,吴融《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中有诗句“雨滴秦中夜,猿闻峡外声。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郑谷《文昌寓直》中有诗句“何逊空阶夜雨平,朝来交直雨新晴。落花乱上花砖上,不忍和苔蹋紫英”,也都櫽栝了何逊这首诗。
二、唐代:听雨诗蔚为大观
经过南朝的发轫期,听雨诗在唐代数量大增。笔者对《全唐诗》进行全文检索,检得以“听雨”为题的诗5首,其中1首重出,实4首,分别为王建的《听雨》(一作司空图诗)、李商隐的《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卢士衡的《僧房听雨》和李端的《听夜雨客卢纶》。诗题不是“听雨”而诗句中有“听雨”一词的诗有16首,详见表1。
除此之外,唐代还有更多的听雨诗,其中并不直接出现“听雨”二字,但实际上写的仍是听雨的内容。比如“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是听雨,“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是听雨,“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也是听雨。这一类听雨诗,数量既多,且不易检索。通过对《全唐诗》的搜剔耙梳,本文确定唐代听雨诗224首,因数量过多不能尽数罗列,笔者将其整理为一个数据库文件⑤。我们可以此224首诗歌的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唐代听雨诗的若干特点。
1.听雨诗在初盛中晚唐的分布特点
听雨诗在初唐与盛唐数量较少,只有10余首,中唐听雨诗有70余首,晚唐听雨诗最多,有140余首,数量的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准确地说听雨诗是在中晚唐时期繁盛起来的。汪钰《先秦至晚唐听雨诗的历史衍展述略》一文分析晚唐听雨增多的原因时认为,“随着安史之乱开始后唐代经济文化重心不断南移,与前代相比,晚唐作家的生活履迹更多地出现在相对多雨的南方地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⑥中晚唐时期听雨诗数量激增,这一时期写作听雨诗较多的诗人有白居易、杜牧、温庭筠、贯休、齐己、姚合、戴叔伦等,其创作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白居易写作听雨诗最多,杜牧紧随其后。我们将杜牧与白居易二人的听雨诗对读,可以发现其中表达的情感有显著差异。前者悲苦,后者闲适,对比非常鲜明。白居易有听雨诗12首,其中最鲜明的情感是闲适。比如他的《雨中招张司业饮》:“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诗中写到雨中招友人,饮酒作诗,听雨而眠,描绘的是一幅安闲舒适的情景。白居易常在听雨诗中描绘听雨而眠的闲适,除上面引用的一首外,还有《秋雨夜眠》:“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麹生访宿》:“厨灯斜影出,檐雨余声滴。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天竺寺七叶堂避暑》:“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虽然白居易的听雨诗中也有“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之类的句子,抒发羁旅客居时的萧瑟与愁闷情感,但多数还是以抒发闲适的情感为主。
杜牧作有听雨诗10首,诗中最鲜明的感情是哀愁,经常出现“愁”“哀”“恨”等字眼。比如他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又如:《送友人》“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夜雨滴乡思,秋风从别情。都门五十里,驰马逐鸡声。”还有《夜雨》:“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江上雨寄崔碣》:“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2.唐代听雨诗的典型意象
听雨诗在唐代形成一套特定的书写模式,首先体现在对特定意象的选择上。唐代听雨诗的典型意象有梧桐、芭蕉、荷、台阶、屋檐、船篷等,具体情况详见表3。
(1)“雨滴梧桐”。在224首唐代听雨诗中,出现梧桐意象的有15首。梧桐是庭院里常种的树,在我国南北方都广泛种植。梧桐的树冠大,叶子大而厚实,雨打在梧桐叶上,发出有韵律的声响,正可引起窗下听雨人的愁思。梧桐落叶早,因此“梧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梧桐的意象往往与秋天有关。秋雨中满地枯黄的梧桐落叶,是一种萧瑟、冷清、愁闷的意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唐玄宗回到长安,面对物是人非的宫阙池苑时的心情。桃李花开是明媚的春光,与之相对的,秋雨梧桐正是秋天萧瑟凄凉的典型物象。元代白朴取材于《长恨歌》的杂剧,题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正是拈出了秋雨梧桐的意象,象征整个故事的悲剧氛围。
(2)“雨打船篷”。在唐代听雨诗中,包含“篷声”“滴篷”“鸣篷”等字样的有12首,另外还有包含“船”“舟”意象的听雨诗25首。唐代水运发达,舟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舟船的意象是与客游羁旅的主题相联系的。舟行中遇雨,船篷放大了雨的声音,产生了特殊的音韵。船中的人,远离故乡,在这样的雨夜必定是辗转难眠。如杜荀鹤《旅怀》:“蒹葭月冷时闻雁,杨柳风和日听莺。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声。”当然,由于诗人心境的不同,同样是雨打船篷的声音,也能给人格外安适的感觉。如韦庄的诗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就表达了诗人惬意的心境。
3.唐代聽雨诗的主题
雨是一种寻常的自然现象,不同的诗人在听雨时,往往会触景生情,以雨声为媒介表达不同的感情。唐代听雨诗主题多样,其中“夜长不寐”和“送别怀友”是比较突出的。
(1)夜长不寐。深夜里万籁俱寂,雨声显得格外清晰,而诗人在枕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对雨声的听觉也更加敏锐。所以,在唐代的听雨诗中,明确为写夜雨的十之七八,数量明显占多数。如李群玉的《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这首诗写作者在点点滴滴的雨声中,夜不能寐,拥衾独坐,想起平生志向难酬,他日穷达未知,心绪非常纷乱。又如陆龟蒙《五歌·雨夜》:“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这首诗前四句全从听觉来写,用想象来写雨滴打在茅屋顶上的声音很大,诗人被雨声惊破了好梦,不能入眠,只好带着满腔愁怀在灯前独坐。此外,还有温庭筠的词《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下阕以梧桐叶上的秋雨声衬托人物的幽怨之情。雨声从三更一直响到天明,可见词中描写的主人公也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2)送别怀友。前文所述,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是较早的一首听雨诗,写作者赴任前与老朋友离别时的情景。其中“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是听雨诗的名句,在唐朝有很多诗人追和或者櫽栝其诗意,诗歌主题也多与离别有关。如皎然《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同字)》就是一首送别诗:“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又如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其一曰:“纵酒常掷盏,狂歌时入室。离群怨雨声,幽抑方成疾。”送别亲友之后,留下的便是长长的思念,尤其是在雨夜,更容易引发诗人的思念之情。因此,还有一些听雨诗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如晁采《秋日再寄》:“珍簟生凉夜漏馀,梦中恍惚觉来初。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寄书。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定不如。”在诗人看来,雨滴梧桐的声音最能引起对友人的思念,比令人断肠的猿啼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他如武元衡《春斋夜雨忆郭通微》、卢纶《雨中酬友人》、李端《听夜雨寄卢纶》等诗歌,从题目中已经能看出听雨与怀友的主题。
三、宋代新变:听雨的书斋趣味
宋词中对听雨的描写,笔者拟专文论述,本文只专注于宋诗。诗分唐宋,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大题目。单以听雨诗而论,也可以看出唐宋诗歌风格的变化。宋代听雨诗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白居易听雨诗中的闲适之情发扬光大;二是更多地表现书斋趣味,听雨更多地与读书、作诗联系起来。
1.宋代听雨诗的闲适表达
钱钟书说白居易是唐人而开宋调者,听雨诗在宋代的新变恰可印证这一说法。前文论及唐代听雨诗的主题多以“夜长不寐”“送别怀友”等忧愁、苦闷的感情为主。唐代224首听雨诗中,有“愁”字的38首,有“寂”字的17首,有“孤”字的21首。而白居易的听雨诗却以抒发闲适之情为特色,这种闲适之情在宋代听雨诗中得到发扬光大。如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艾性夫《荷叶》:“有时听雨隔窗眠,湖声十里钱塘晚。”张孝祥《和如庵》:“厌听诸方三昧禅,却思夜雨对床眠。”
宋代诗人即使生活清贫,也依然乐于享受听雨而眠的闲适,如陈藻《送年》:“一味清贫好送年,堪嗟柴炭买无钱。生涯幸与干戈远,不管天明听雨眠。”哪怕是淫雨不止的苦雨之诗,也依然是一派闲适的情调,如陈文蔚《雨不止和族叔韵》:“新篘半熟瓮头酒,小摘微黄叶底梅。尽日北窗听雨卧,任他门巷长蒿莱。”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尤其喜欢听雨而眠的闲适,反复在诗歌中抒写。如其《天童三阁》:“闲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夜坐听雨》:“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游宁国奉圣寺》:“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
2.宋代听雨诗的“书斋趣味”
与唐诗相比,宋诗的主题更加日常化,审美取向也更加平凡化,宋人诗歌中更多地出现书斋趣味。张蕴爽《论宋人的“书斋意趣”和宋诗的书斋意象》一文认为,“书斋意趣包含着对充满人文精神的书斋空间的留恋,对读书生涯的热爱,对文人雅事的沉迷,以及对人文对象的独特审美倾向”⑦。宋代听雨诗中的“书斋趣味”主要体现在将听雨与读书或作诗联系在一起。
宋代听雨诗中经常将听雨与读书相联系。如晁说之《立秋前六言》:“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诗中将雨声比喻为古乐,将书籍比喻为良朋,听雨与读书对举,是书斋趣味的很好诠释。又如蔡格《山居十三首》(其三):“观云听雨逐番新,清书绿荫更可人。满眼个别无限趣,当窗憩久乐天真。”这首诗前两句以“观云听雨”和“清书绿荫”对举,后两句表达“万物一体”的理学思想,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趣就是道体的呈现。陆游也常在诗中将听雨与读书对举,如《排闷》:“闲游野寺骑驴去,倦拥残书听雨眠。”《新凉》:“捐书心自息,听雨梦偏长。”除此之外,还有陈纪《穷吟》:“自枕书眠听夜雨,偶然襟去纳雌风。”冯时行《寓栖隐者僧舍读书》:“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唐人虽然创作了大量听雨的诗句,但很少将听雨与作诗两件事一起写。在诗中写到作诗的过程,类似于西方的元小说,在小说里讲述小说的创作过程。唐代诗歌中有对作诗情况的描写,如贾岛《题诗后》写诗之佳句难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又如李白的《饭颗山头逢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中调侃杜甫作诗作得太辛苦,把人都累瘦了。宋代听雨诗中往往把听雨与作诗两件事一起写。比如章甫《刘裸卿送笋》:“客去关门听雨眠,枕上诗成翻水速。”又如王之道《用东坡赠晁新城韵呈朱乌江》:“对床听雨他时念,拨火哦诗此意清。”还有李流谦《偶成》:“傍枕厌听连晓雨,援毫愁赋送春诗。”
四、元明清时期的新形式:听雨图题诗
宋及宋代以前,罕见“听雨图题诗”,而自元代开始,出现了很多《听雨图》和“听雨图题诗”。“听雨图题诗”成为元代以后听雨诗的新形式。
元代虞集有一首题赵孟頫《春江听雨图》的诗:“忆昔江湖听雨眠,翩翩归雁度春前。数株古木倚茒舍,老去何年踏钓船。”诗中表达了对钓船听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明代也有一幅“春江听雨图”,明代诗人德祥有对这幅画的题诗《题明辩之画春江听雨图》:“归来双鬓各萧然,见画犹能记昔年。风雨一船曾泊处,借人灯火草堂前。”题诗的内容与画面相得益彰。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有一幅《山亭听雨图》。这幅画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山亭听雨》轴,墨笔,纸本,高三尺一寸,宽一尺。画上有石涛自题诗:“双幹亭亭碧玉明,翠荫凉风石床清。南风吹断闲庭酒,卧听潇潇暮雨声。”诗中表达了诗人山亭听雨的闲适和惬意。
“元四家”之一吴镇有一幅《山窗听雨图》。这幅画为纸本手卷,水墨山水,28cm×203cm。画面上近处的山石与远峰形成呼应,湖面上停靠着渔舟,竹林中掩映着一处书斋。从元代至于近代,这幅画被很多收藏家收藏过,画卷上有几处题跋。首先是卷末有吴镇自题诗一首:“一林修竹护幽居,中有高人独晏如。坐爱小窗风日美,悠然不必问樵渔。”后有元代唐元题诗:“云气早知雨,黤淡研苔滋。素飚惊闲幔,朱实委清池。将整还山旆,复乱故园思。拏舟儢来远,弥棹一来兹。”吴镇自題诗中没有写到雨,这幅画本无画题,《山窗听雨图》是明代收藏者王穉登所题。
綜上所述,“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形成一个独特的类型。从先秦时代偶尔写到雨声,到南朝听雨诗的发轫。唐代听雨诗数量大增,以“梧桐”“荷叶”“芭蕉”“船篷”“屋檐”等典型意象,抒写“夜长不寐”“羁旅思乡”等情感。至宋代,听雨诗更多表现出文人的书斋趣味,而元代以后大量出现的“听雨图”“听雨图题诗”表明“听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注释
①⑥汪钰:《先秦至晚唐听雨诗的历史衍展述略》,《保定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②汪淑文、张秀芳:《别有幽愁暗恨生——对诗歌中“听雨”情结的思考》,《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③张然:《“听雨”意境的传承与衍变——谈〈听雨楼图〉题咏》,《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④连国义:《二苏“夜雨对床”考述》,《国学学刊》2017年第4期。
⑤此数据库读者可在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jUfTVE9PS4fmQWrvEisYjA查看。
⑦张蕴爽:《论宋人的“书斋意趣”和宋诗的书斋意象》,《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责任编辑:采 薇
A Study on the Poems of Listening to the Rain
Cao Shirui
Abstract:In ancient China, listening to the rain was what the literati and scholars enjoyed doing. There were many poems about this and these poems formed a unique writing mode.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and Ci-poems on listening to the rain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can be traced to the period when The Book of Songs appeared. The reasons that the poems about listening to the rain can be a type are due to the great number of such poems and its unique writing mode. This mode presents some specially chosen images, such as plantain, lotus leaf, Chinese parasol steps, eaves, and boat canopy, conveys the special themes and emotions such as sleeplessness and homesickness. In the Song Dynasty, this kind of poems mainly demonstrated the scholars′ leisurely mood and study interest. After the Yuan Dynasty, the great number of paintings about listening to the rain and of poems on them indicated that listening to the rain already became a cultural symbol.
Key words:poems of listening to the rain; writing mod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