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川英治《三国志》的意义与影响

2019-04-30 13:19武鹏
牡丹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

日本大众文学作家吉川英治由《三国演义》改写的小说《三国志》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三国”文化接受方式的诞生;二是奠定二战后“三国”小说的改写基调;三是掀起文化艺术领域的三国热潮;四是点燃了其他类型大众文学尤其是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创作热情。

吉川《三国志》是一部站在人性的角度、现代科学的角度,运用现代日语,以符合日本人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为宗旨,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为目的,对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进行二度创作的现代小说。在吉川英治笔下,经典人物形象不仅有继承更有重塑,传统思想文化不仅有传承更有发展,这也构成了作品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吉川《三国志》的诞生对日本产生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三国”文化接受方式的诞生

《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随着初译本《通俗三国志》的问世,三国文化开启了对日本文学艺术影响的新征程。从接受影响的方式来看,或近乎忠实地对原作进行编译、翻译,或以日本的文学艺术形式展现原版的三国文化,或借用三国的人物情节讲述奇特的日本故事。而这样一种局部式、零散化、碎片化的接受过程也是日本社会对其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并逐步实现其“日本化”的过程。

随着日本社会步入近代,加之长达二百多年的三国文化积淀,日本作家开始运用现代语言,以现代人的视角,选用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审美趣味与科学认知的方式对《三国演义》进行“整体改建”。吉川《三国志》的诞生正是接受影响的量变过程最终实现质变的表现,标志着日本对三国文化的接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也为日后日本文坛《三国演义》改写风潮与三国热潮以及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创作热潮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奠定战后“三国”小说的改写基调

二战后,《三国演义》的改写作品有如泉水般不断涌现,并掀起了一股三国热潮。其中,创作水准较高、影响范围较广的作品有柴田炼三郎《三国志——英雄在此》(1966-1968年),花田清辉《随笔三国志》(1969年),陈舜臣《秘本三国志》(1977年),林田慎之助《人间三国志》(1990年),北方谦三《三国志》(1996-1998年),三好彻《兴亡三国志》(1997年),伴野郎《吳·三国志》(2001年),宫城谷昌光《三国志》(2001-2013年)等。

关于吉川《三国志》对后世创作产生的影响,可从发表形式与内容创新两个方面分析。其一,从发表形式而言,吉川《三国志》报纸连载的发表方式开创了大众文学发表的先河。这种发表方式的新颖性、独特性被后来的创作者如柴田炼三郎的《英雄三国志》、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宫城谷昌光的《三国志》等先后效仿。然而吉川《三国志》在《中外商业新报》(现《日本经济新闻》)等四家报纸以及中国台湾的《日日新闻》共计五家报纸上同时刊登,如此之大的连载规模可谓迄今未有,由此带来了读者群的迅速扩大与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其二,从内容创新方面而言,吉川《三国志》可以说为其后的改写作品拓展了创作思路,树立了创作典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节的缩减与扩充。作品在孔明之死处收笔,体现了作者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特点,符合现代小说的创作风格及现代读者的阅读偏好。之后的改写本如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也以孔明之死作为小说的尾声,而柴田炼三郎的《三国志——英雄在此》则更进一步,写到孔明向后主呈上出师表挥师北伐后便戛然而止。此外,桃园结义这般初次见面便结为生死兄弟的情节在日本人看来难以接受,因此吉川《三国志》开篇增补大量内容,一方面为原作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为结义的顺理成章铺平道路。之后的柴田炼三郎、北方谦三等人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改写方式——删除此情节,以确保改写作品的每个细节都能符合日本读者的认知与审美。

二是人物的增补。吉川英治增补白芙蓉这一女性人物,通过描写其与刘备的爱情故事,丰富了刘备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文学的唯美传统,成为作品改写的一大亮点。后来者如柴田炼三郎的《三国志》则完全继承了白芙蓉这一人物,而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增补圣母少容这一女性角色,更好地串联起整部作品。

三是重塑曹操形象,即为曹操“平反”。毋庸置疑,对曹操形象的重新诠释可谓吉川《三国志》最能引起共鸣、影响最为广泛的改写特色之一。小说在淡化曹操“奸相”描写的同时,着力表现一个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曹操,一个积极进取、不畏艰险、不惧挫折的英雄人物形象,并通过增补评点的方式巩固、加深这一形象,实现其由奸雄到英雄的转变。其后的诸多改写作品可以说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例如,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便是从史书中探寻证据,以此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进而达到为曹操正名的目的。三好彻的《兴亡三国志》则完全以曹操为中心,通过细节上的大量再创作,表现其高明的政治智慧与卓越的军事才能。总而言之,之后的“三国演义”改写者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吉川《三国志》的影响,而他的“写出自己风格的作品”的承诺就是这一影响的核心体现,也是每位改写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宗旨与原则。

三、掀起文化艺术领域的三国热潮

作为漫画大国,日本的漫画家自然不会放过用漫画形式表现三国故事的机会。著名漫画家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全六十卷,自1971年开始出版发行,直至1986年结束,耗时十五年,人称“漫画界的万里长城”,而这座“长城”的“修建”正是在吉川《三国志》的基础上完成的。吉川《三国志》开篇增补的白芙蓉一角也已由文字变成生动的画作跃然纸上。除此之外,日本著名游戏制作公司光荣社的电子游戏“三国志”的出场人物中,芙蓉姬赫然在列。由此可见,吉川《三国志》的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在文化艺术领域实属罕见。

四、点燃了其他类型大众文学尤其是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创作热情

在此之前的日本文学艺术领域,吸收、借鉴中国元素创作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然而直接创作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可谓始于吉川《三国志》,并在战后席卷日本文坛,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家。他们以日本人的视角,关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从中汲取养分,创作出大量独具日本特色的中国历史小说的优秀作品。代表作家有井上靖、陈舜臣、冢本青史、宫城谷昌光等人。其中,宫城谷昌光小说善于重现历史画面,重生历史人物,以细腻优美的文笔、丰富的视觉感获得众多读者的青睐和评论家的好评。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向远教授就曾点评道:“宫城谷昌光用中国历史题材的十几部长篇小说和若干短篇小说集,以寻求日本人精神故乡的心情进行创作,以古汉字为切入点,把中国历史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源头,将取材的重点集中在古老的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向当代日本读者讲述中国历史,描述中国古代人物,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蕴含着大量的中国历史知识,也有不悖历史逻辑及事物情理的高度的想象力,趣味醇正,雅俗共赏,自成风格,是日本继陈舜臣之后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新旗手。”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日本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吉川英治《三国志》改写特色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C752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武鹏(1984-),男,山东沂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称象
大话三国志
三国乱谈(1)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