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不凡
又“地震”了。
但东来仍呆坐在沙发上。沙发很旧,弹簧已老化,一坐便是一陷。暗底印花的沙发布上,有果汁汽水晕染开的陈年水印,有通红的辣椒油、褐色的肉酱汁,如果伸手向沙发缝隙处探去,也许还能在一堆膨化食品的小碎屑里摸到几个生锈的钢镚。
没开灯。借一点昏暗天光,一台厚重笨拙的大块头老式电视机里,传出主播们永远振奋、永远激昂的声音,念出一项又一项建设成果。
一切都在不言而喻地昭示着陈旧和破败。
“从前不是這样的……”东来想,“不应该是这样的……”
东来姓黄,黄是当地大姓,但在这白水泉只有此一家。往前走是繁华熙攘的城镇,往后走是鱼米山林的农村,白龙山两头不着,四处落空,却聚集了八方来客。乡下的镇上的,异姓的同宗的,纷纷在此安家落户——这里有一家重工业国企——铝厂。
曾经,这家国企遍地开花,做工人是一件光荣又体面的事。黄东来听长辈们说过许多“曾经”的事,他觉得,这真是有点儿老师所说的“乌托邦”味道:夏天发冰饮,冬天领毯被,工作悠闲,房子分配,邻居就是同事,一切知根知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如果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啊!”东来望向窗外,只见天空上一团烟尘。
因为骄傲的强大的铝厂,白龙山一度繁荣鼎盛,往来热闹的场面,连镇里也比不上。此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在东来心里,这就是一处桃花源。
又一阵震动滚滚而至。你分不清这是天在震,还是地在动,但你能感觉到这栋陈旧的员工楼,自它的钢脊泥肉深处战栗着。动能从沙发传导到人身上,真是“为之一振”。
这震波又向远处推开,像一圈涟漪,震碎了东来的桃源梦。
好景不长,铝厂的效益一日不如一日,工人们常常监守自盗。在改革的浪潮里,铝厂分崩离析,千名工人各奔西东,自谋生计。
但谈何容易。
老工人年轻时多是农民子弟,乘着时代东风成为吃国家饭的工人。而他们的子女满以为能够承袭父母衣钵,在厂中混一份差职,对于学习,对于高考,对于上大学,并不热心。
铝厂就像是一个母体,一只巢穴,寄居着无数人,但这母体一旦停止提供养分,这巢穴一旦分崩离析,安逸退化的人们,焉有完卵?
白龙山日渐衰落下去,像心肺衰竭的重症患者,其他部分的器官也僵硬死亡。半个世纪的平静地动山摇。
但人活着总要寻活路。在风起云涌的新时代,人总是不能饿死——也饿不死的。有人打道回乡,重新接手那三分老田;有人冒险下海,做起从前顶被编制工人们瞧不起的小摊小贩。只是更多的人,既失却了乡民的朴素,又缺少商人的圆滑,在浪潮里,被浪头拍进淤泥中挣扎不起。
人们将焦急又空洞的眼光投向山。山上没有保护动物,也没有千年长木,但山石采出的石硝是烧砖造瓦的必备原料。
一块块山石燃成一垒垒砖,一垒垒砖叠成一幢幢楼。人们砍光了树,雨水则帮忙冲走了泥。山体裸露,嶙峋的巨岩如同白龙山遒劲的肌肉,就这样被解剖开来。
炸药响起,地动山摇。
一阵又一阵的动荡冲击波,山缺了一块,渐渐是一角、一个尖、半个山体,等到一座山只剩下基部一堆过于夯实的乱岩,人们便将设备运到另一座山。
重型卡车来来去去,将群山残破的“肢体”运向砖厂。在一系列提取和锻造下,这些怪石会成为一块块光整的红砖,再次坐上卡车,被运向不断扩展的城市,被塑成方圆各异的摩登高楼。
在黄东来看来,铝厂人是很有些可怜的:他们既不是开山的投资者,也不是砖厂的老板。他们能做的就是运山石的大货司机、烧砖的窑工、开山的工人,在这无尽的地动山摇里分一点残羹冷炙。
河枯了,湖干了,天灰了。人们抱怨着开山坏了风水。但没有办法,八成的青壮劳力们“靠山吃山”地活着。山成了人们新的母体和巢穴,供养着新一代的白龙山人。有人抱怨,但无人阻拦,经历过一次人生的地动山摇之后,白龙山人变得很知足,只要能继续这安稳的生活,这开山黑火药带来的地动山摇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
黄东来看向手里的倡议书,这是一次宣传活动,提倡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洋洋洒洒一篇倡议书的下方,“家长签名”几个字异常显眼。他来到这间老房,就是来找运送山石图方便而一直住在白龙山,未同他和妈妈住进镇上新房的运输司机父亲。
父亲回了,身上是厚厚的黑灰,鞋底是一脚的黄泥,他径直走向厨房,灌满了随车用的巨大水杯,接通了响个不停的电话:
“喂?……还要炸一次……好,我就来!就来!”
出门前,父亲嘱咐东来:“没啥事吧,没啥事就回镇上去,一会开山,这楼可不安全……”说完,便匆匆走向楼下那辆“轰轰”喘气的重型卡车。
黄东来没来得及递出手里的纸笔,“得嘞,”他想着,“就说不见了,交不了了。”
走出楼道,在门楼口,老人们围坐着聊天。
“我就不明白,怎么能说改就改,说下岗就下岗呢……”
“要是厂不倒,犯得着这样炸山炸石头,一天天弄得地动山摇的吗?”
老人们想问,黄东来想问,全部的铝厂人想问,白龙山人都想一问,问一问这“地动山摇”的原因。
但世界不说话,山也不说话。只有震动过后的余波还在游弋,还在飘荡,还在冲刷着人们的生活。
地动山摇之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废墟里,听不见希望的歌声,也发不出求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