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考点概说】
200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18年三套全国卷均为10分,其余各卷多为8分。为此,有一点先要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重点在于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对高中生而言,主要应达到前两条:“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
【技巧点拨】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都有一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决不能断章取义。
一、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理解句子,既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具体应做到:
(一)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难以理解,往往是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来说,关键词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用法特点(即词类活用)。
例:(2018年全国Ⅰ卷)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在这个句子中,“诸葛诞”“魏帝”“芝”是人名,“寿春”“荆州”是地名,“叛”“出征”“率”“文武”等也都不难理解,难的是“以”以及“以为先驱”。“以”作为一个介词,支配“寿春”,诸葛诞是把“寿春”作为根据地或者说一种依仗(占据寿春是其优势)来发动叛乱的,那么这个“以”当取“凭借”之义。再考虑“以为先驱”。“以为先驱”自然是动宾短语,“先驱”在现代汉语中常指引导的人(多虚用),如先驱者、革命先驱,本句讲的是领军作战,“先驅”又是名词,自然该是“先锋”“先头部队”的意思;相应地,动词“以为”就不是“认为”或“以之为”,而应直接解释成“作为”。于是全句该理解为:“诸葛诞凭借寿春叛乱,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员作为先锋。”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二)烛照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跳出文句,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甚至是综观全文。
例:(2018年浙江卷)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本段文字中,“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该如何理解呢?句中的“太初虽贱而夭”,是针对前文“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而言的,就是说,“贱”指向“地位低”,而非今天常释为的“卑鄙、下贱”,“夭”则指颜太初四十岁即亡故,“寿命短”;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时,表达了对他的欣赏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由下文的“为益岂不厚哉”等不难看出),故而“其文岂必不传”这一反问句的意思应是“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解释前面的“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需要注意的是这句乃推出下一句“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的逻辑基础,所以“身”是“本身”“本人”之义,可引申为“地位”,而“言”既包括通常所说的文章,也包括名言警句之类只言片语。由此看来,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二、直译句子的三项“注意”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强调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
(一)注意字字落实。“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的词,应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必须落实。
(二)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用词的特点,主要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在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横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应译为:(秦国)对外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样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三)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合理地调整过来。
三、文言修辞句的翻译策略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委婉、互文等。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可以采用变通的翻译形式,或意译为“坚固的城防”;或以现代汉语的比喻形式,翻译为“钢铁般的城防”。运用借代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比如“布衣”应翻译为“平民”,“缙绅”应翻译为“官员”,“三尺”应翻译为“法律”,“万钟”应翻译为“高官厚禄”,等等。委婉,主要是避讳,比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等。凡遇到委婉的句子,应按照现代汉语中的习惯性说法加以替换,该换成什么说法就换成什么。比如,可以将“山陵崩”译成“百年之后”,将“填沟壑”译成“死了以后”。至于运用互文的语句,既不能直译,也难以替换,一般应重新组合。比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不能译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塞”,而应根据上下文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成“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