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余年前,春节即将来临的一天,江南徽州府西六十里外一个名叫忠义里的乡村,有户普通人家,年轻的夫妇喜得贵子。孩子的相貌仪表都很不凡,唯独让人大惑不解的是,一年、两年过去了,一直到十岁,他也不能说话。然而后来,他却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学者。
戴震,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今属屯溪)人。因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戴弁不甘心永远过着这种动荡奔波、仰人鼻息的生活,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因此,尽管经济拮据,戴弁还是节衣缩食,把儿子送进私塾。
十岁的戴震进了私塾,心中有說不出的高兴。他在艰险困苦的环境中成长,因而格外珍惜学习生活。他既聪明,又肯用苦功夫,过目成诵,每天读几千字的书还不想休息。然而他最大的特点,在于学习时“好深湛之思”,善于发现问题,想得深入细致。遇到疑问,非刨根究底问个水落石出不可。
有一次,私塾老师给他讲授《大学章句》,讲到“右经一章”时,年仅十岁的戴震觉得有些不解,便问道:“老师,怎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讲述的呢?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的意思,却是由他的学生记载的呢?”塾师一本正经地说:“朱熹的注解就是这样说的。”“朱熹是哪朝人?”“宋朝人。”“孔子、曾子呢?”“周朝人。”“那么,周朝与宋朝相距多少年呢?”“将近两千年了。”“既然如此,朱熹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戴震幼稚的小脸上充满了疑惑,塾师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一时竟想不出用什么适当的话来回答。他笑着摸摸戴震的头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从此,老师对这个好学的孩子刮目相看,逢人便说:“此非常儿也。”
【谈古论今】
思维的惰性,表现在一旦遭遇所谓公理、定理、规则或事实,立即予以承认;行为的惰性,表现在一旦触及习惯、定势、观念或技艺,立即予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