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智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改变,生活观与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家庭结构正面临新思潮的挑战。由于形形色色原因导致的特殊家庭在现代社会俯拾即是,对于成人而言这些问题可能无伤大雅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带给他们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正处于性格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生,其心思更为敏感多疑,家庭问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校方及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特殊关照,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低年级儿童;特殊家庭;行为特点;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51-01
引言
时代的发展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剧变,随着越来越多特殊家庭的出现,再对其子女的教育方面,教育学家门也纷纷建立课题研究。“特殊家庭”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不正常的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即家庭。特殊家庭又分为三大类: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前两者的家庭结构正常,导致不正常的问题是由家庭成员情绪因素、性格因素或非主观因素导致的;破裂家庭的家庭结构已经破坏,例如离异、死亡、家庭重组等。再这样家庭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在性格方面比正常儿童更為敏感,在学习能力、注意力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距。小学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也较易矫正。故教师以及相关教育从业者应当对其给予关注,帮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低年级特殊家庭儿童行为特点分析
不同原因导致的特殊家庭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以及行为表现上各有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经长期观察及与任课教师的谈话中发现这些儿童普遍具有以下三个问题:学习能力不强、性格敏感,情绪不稳定、生活将就,不注意细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儿童的极端性格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家长消极的影响,学习上的问题是由于家长处于各种原因不能辅导、监督孩子学习;性格上的问题是由于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交流互动使得孩子潜意识里自卑、敏感、渴望受到关爱;生活上的问题是由于家长忙于其他事情疏于对孩子生活的打理[1]。
以上是对问题家庭中儿童的行为特点共性分析,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儿童行为特点也不尽相同,以下笔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进一步分析。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在外工作,由家中老人照看的儿童,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同时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儿童以及老人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主要组成部分。这种种双亲均外出工作的儿童问题更为显著,由于爷爷奶奶通常对孩子更为溺爱,缺乏了父母的严加看管,可能会造成儿童任性、胆小、蛮横等极端性格。
2.因父母工作移居儿童。
不同于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务工儿童有父母在身边的陪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积极健康的长大。小小年龄便虽父母在不同城市之间奔波,远离熟悉的故乡,这易使儿童产生疏离感。加之儿童的环境适应力较弱,不能很好融入所处环境,孤独感和寂寞感便随之而来。虽然有父母在身边陪伴,但是父母更多时间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无暇顾忌,使这类儿童的行为性格、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都收到巨大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这类儿童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作业质量不高结交为粗心。
3.单亲家庭儿童。
快节奏的社会到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剧变,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相对于之前更为开放、随性。这也导致几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对于成人而言,离婚不过代表一段关系的结束,但对于其子女而言父母离婚对其性格养成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低龄儿童。这类家庭背景下的儿童不仅没有办法享受完整的父爱母爱,更是要面对父母的金钱、抚养权的争夺。他们可能内心及其想修复父母的关系,但却常常被父母的气势吓到变为单方面承受。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任何事情不积极主动、不关心的冷漠型人格。
二、小学低年级特殊家庭儿童教育策略分析
有关研究指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性格人格养成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儿童时期就像一张白纸,这个阶段的儿童看到什么就会在白纸上留下什么,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属于这个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教育学生们是非善恶,帮助其形成健康人格。虽然没有办法改变一些学生的佳通问题,但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灵创伤。
1.教师的有效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群体,其行为言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教师应当怀抱着“爱”育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学生接受程度,对进程落于人后的学生悉心指导,耐心督促使学生们真是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2]。其次,对于问题家庭儿童,教师应当定期与其监护人联络沟通,使其对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适时给出建议。
2.校方的辅导作用。
首先作为学校的领导组织,对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做到全面细心,对学生的家庭面貌有所了解,以便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必要的情况下对部分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给予关注。另一方面,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问题家庭的儿童不能充分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爱,从而造成了其心理上的创伤,那么校方就应当努力营造轻松欢快充满爱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补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其身心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伤害,儿童时期又对一个人性格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以育人为主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当对这些儿童的教育工作格外留心,帮助其积极健康的长大。
参考文献
[1]程祥果.小学低年级特殊家庭儿童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J].吉林教育,2016(16):13-14.
[2]杨东亚.小学低年级学生偷拿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辽宁教育,2007(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