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选择学生喜欢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目标策略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阅读教学。如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可以指导中年级学生掌握语文阅读作业的完成方法,指导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而对高年级学生就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预案进行有效预习,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课下高效阅读。
一、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中段阅读教学处于小学低段和高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过渡性,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知识由浅入深,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即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自我探究和体验,强化阅读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整体水平。在中段阅读教学中,低效行为依然存在,一些教师无法把握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有的甚至模棱两可,致使学生在知识积累、情感体验、能力提高等方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语文老师对于中段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运用教学策略方面针对性不强,甚至出现偏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探究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与策略,旨在聚焦课堂,指导中段语文教师明晰中段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及重点,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区域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主体性阅读策略与写作的完美结合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在感情表达方法、审美因素的挖掘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学生主体性的阅读时空。例如教科版二年级(上册)中的《小草,向前走》一文,学生对题目中“走”的意义有多种理解,有的说“种”,有的说是“铺”,有的说是“去”,其实这正表现出小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虽然这可能与教学重点关系不大,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以学生的意见为主体进行讨论,将会有助于学生对篇章结构和语言节奏美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模仿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当学生为阅读文章的美所打动时,就会主动地从阅读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技巧,并运用到表达美的写作实践中来。
三、探索行之有效的中段阅读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就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中段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限制,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口头表达进行教学,那么学生肯定对有些阅读文本感觉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但能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还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教材《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将文本中最真实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翁媪”的闲适与浪漫以及三个儿子的动态美。尤其是要让学生解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无拘无束、自由以及无忧无虑。
2.合作交流,体会感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这一阶段更多地学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比如教学时让学生以组或班的学习形式进行讨论,抓住中心词或中心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然后让他们体会和感悟,并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优美。
3.质疑问难,突破难点。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一定存在疑难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质疑讨论,围绕確定的探究焦点,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读书,寻求问题解决。课堂中,问题出现的地方,往往是课文的难点所在。教师不能草草收兵或避而不谈,要有针对性的突破难点,可以采取随机提问、深入交流、点拨导学、多读感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继而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结合全文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导致疑难的原因,使难点得到有效解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照这样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疑难将很容易被清除。
4.拓展延伸,巩固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并具备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就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只注重教材,忽略拓展延伸环节,阻碍和影响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发展,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借助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课堂焕发生机,让幼小的心灵,迸射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生命的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太丽,39岁,女,汉族,籍贯:四川江油,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诗城小学南校区二级教师,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