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摘要】近几年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时代的应运而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档案开发与利用中的档案编研,或可从中吸取有益的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及服务方式,全面认识“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编研,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档案编研的出路,以期为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编研;思考
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档案编研作为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借助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优势,档案编研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实现跨越地域、时空和媒介进行信息处理。
一、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推进还较缓慢,编研水平有待提高,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编”的成份较大,“研”的成份较小。目前企业档案编研成果大多数是对原始档案素材的摘抄,“汇编”“选编”之类的产品较多,缺少研究型产品。
二是缺少专职的档案编研人员。档案编研是一项专业性、研究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档案部门,但在档案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中没有专业性很强的编研人员,很多档案人员通常兼职做各项档案工作,导致档案编研业务水平较低,档案编研工作始终处于初级编研阶段。
三是档案编研工作目的性不强。企业档案部门对于年度编研计划,缺少足够的调查研究,没有摸清企业自身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没有与其他业务部门、专业部门建立起协作关系。年度编研计划选题盲目,带有随意性、局限性,缺少系统性、连续性、系列性、目的性和服务性,导致编研成果实用价值大大降低。
四是企业主管领导重视度不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状况影响,档案部门在企业被视为“冷线”工作。有些企业主管领导思想认识没有真正到位,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档案编研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
二、“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一是“+”观念。“互联网+”带来的新契机使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的新观念可以使档案编研工作者不断破除封闭、狭隘、守旧、畏难的落后观念,激发起开放、效益、服务等先进意识,弘扬崇尚科技、务实创新的精神,为档案编研工作的持续发展赋予新观念。
二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是管档之基、用档之源。结合“互联网+”的先进观念,把档案编研成果收集起来,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库的一部分。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库,就能逐步解决目前档案编研成果单一、档案资源利用不便等难题。
三是“+”手段。互联网技术为多领域、多方位、多形式灵活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可能。先进和适用的技术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借助于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处理,一次录入,随意复制、编排版面,使编研人员从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多地转化为诸如选题策划等创造性的劳动,提高编研质量和层次。
四是“+”保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编研信息与网络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档案编研信息的传输效果发生质的飞跃。網络媒介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提高档案编研成果发布的时效性。利用网络服务传输档案编研信息,不仅能使用户享受到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服务,而且还对档案编研工作自身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新举措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档案事业发展也必须主动适应时代潮流,搭上“互联网+”这股潮流的快车,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一)档案编研工作新思路。“互联网+”时代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拓展档案信息来源,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编研是能够提供各类档案信息服务的最好手段和途径。档案编研信息资源建设应当与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室,企业公共信息库、企业管理信息库的建设相结合,充分实现资源的无障碍传输,互联互通,共享利用。
(二)档案编研宣传新途径。“互联网+”时代为宣传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新方式和新窗口。互联网能够克服传统的档案宣传形式的诸多局限,成为档案编研工作加强和深化宣传的新窗口、新阵地。运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对文字类、图纸类、声像类、实物类的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图文并茂的电子版档案信息编研成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档案工作,生动活泼,图文声影并茂,容易被广大利用者所接受。
(三)档案编研服务新手段。“互联网+”时代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互联网平台为档案部门提供了改善服务的新手段、新渠道。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分布广泛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在网上公布馆藏、室藏指南和检索目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特色档案信息发布,通过平台为企业员工开辟一个档案信息服务的新通道。既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发挥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耿生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冯惠玲主编.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