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2019-04-29 03:55董优
办公室业务 2019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大学生问题

董优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回归”——回归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天职。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導向下,“立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德”才能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世界、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值得深思。

【关键词】问题导向;问题;大学生

大学给予了学生们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而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需要的是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并未对此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具有更高的社会参与度,也更关心社会格局的变化。但同时又充满焦虑,目标不明确,方向多重,道路多样。

2018年秋季第一批“00后”的大学生迈入大学校园。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大学生去思考问题——比如说,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

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本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带着新时代大学生所出现的突出问题、核心问题和焦点问题出发,找到这些问题的一个又一个关键点,并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紧跟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多视角打开“立德树人”新思路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进而运用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深刻研究分析、有效沟通,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加大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完善大学生人格,解决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大学生深刻理解、领悟其哲学智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由于现在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以往。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一定难题。如:大多数学生教育工作者问题意识是强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也有一些学生工作者存在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有的忽视问题,对问题熟视无睹,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措手不及;有的逃避问题,搞鸵鸟政策,把一些本来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拖成了老大难;有的不注重解决问题,夸夸其谈,真正遇到棘手问题就捉襟见肘。也有一些同志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但是不对路子,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各项实际工作的推进。

增强问题意识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要增强自身本领,使自己“底气足”,要不断提高驾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不断探索新趋势,要适应新变化,运用新载体、新平台、新阵地,关心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带领学生共同探寻人生的精神价值和心灵意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弘扬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要学习和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让思想变为行动,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本着抓铁有痕的精神,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亲自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比如,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不断扩大,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深刻认识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思潮和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要给予密切关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对当前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拓宽解决问题的视野,全面考察,整体思考从而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如:寻找与“00后”大学生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学生的思想感情距离,积极探寻能充分体现新时代、新要求、新变化并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有效方案和办法,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回应青年期盼,为他们构建精神家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固初心,守初心”,努力做到视事促行,识时言理、适势育人,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价值。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感悟真理,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切实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参考文献】

[1]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M].九州出版社,2016.

[2]刘云山.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D].高层声音,201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