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硕
【摘要】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的一门课程,起着传承历史的重要作用。人文精神是我国人民整体的精神状态,是在不断积累中形成的内在修养。语文教育是教育人成长的基础。语文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文精神教育打好基础,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促进人文精神教育做着巨大的贡献。所以语文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基于此,本文先对人文精神教育和语文教育进行阐述,继而提出在语文教育中推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育 人文精神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26-01
传统文化是在学习开始之初就广受人们关注的重要知识,所以传统文化在教育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这也体现了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人文教育,传播着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开始变得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了,所以也影响着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偏离了语文教育原有的轨道。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当进行改进,把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人文精神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主要是在通过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状态和蕴涵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道德风尚和审美价值的重要指向标准,对人们的某些行为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审美标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甚至还能影响到现代文学的发展。人文精神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把语文教育比作物质基础,那么人文精神就是上层建筑。 人文精神教育是不会单独存在的,也没有可能作为一门学科单独存在于中小学的课程中,它一定是要依附在某一门学科之上的,可以是语文,也可以是历史或者其他文化课程之中,通过其他课程的开展,逐渐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的培养对语文教育也有促进作用。如前文所述,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文学积累之下形成的,所以对语文教育也有着促进作用。语文教育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科目,所以语文教育一定要在其中加入人文精神,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开展,继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承古代文化、创新文化的人才。
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措施
1.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提高宣传力度,教师要改变陈旧的语文教学观念,提升人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比重,提高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为了重视成绩就忽略学生心灵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语文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学校就要把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标准,推进人文精神的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不要只注重成绩,要在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一个正义、善良、勇敢的新时代学生。
2.创新教学模式,提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进新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也不利于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教师要创新授课模式,改进教学手段,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在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學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文字进行组合,创作出更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贡献。那么具体需要怎么做呢?学校要注重对课程的创新,可以在课程里加上国学课、礼仪课来培养学生的气质,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3.对中小学教师也要加强培训,教给教师优秀的经验,给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要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学生,起着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领学生成为一个拥有人文精神的人。
三、结语
语文教育的质量高低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学生品行的好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语文教育深层次发展的体现。所以,语文教育要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规范学生的价值观作为语文发展的终极目标。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环节,教师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喜欢学习,爱上语文,为传承传统文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缪华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亚太教育;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