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陈雨 谢翠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消费习惯逐渐改变,更倾向于“花明天的钱,完今天的梦”,去进行借贷消费,而大学生就是这个群体的最前沿部分。近几年网络上频频发生各种网贷事件,其主角也多为大学生。对此,本文通过对广西各大高校大学生的经济信用状况进行调研,摸清目前大学生的经济信用状况,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 广西大学生 经济信用
一、经济信用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既是一个道德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1]经济信用,实际上是一种“借”和“贷”的关系,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某个体借入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相当于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而之所以能够得到对方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其的信任。
二、广西高校大学生经济信用现状
(一)调查总体情况概述
本项目调查于2018年进行,主要在广西各大高校间进行,共调查总人数为3000,通过SPSS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相应的问卷,结合网络与现实,主要通过社交软件及面对面的询问进行调查,同时辅以电话询问和走访的形式获得信息。
(二)调查结果
1.广西大学生可支配的收入明显增加。由于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大学生每个月所得收入也随之增加。据抽样统计调查有51.19%的大学生月支配收入为1000~1500元,有7.15%的大学生月支配收入为1500~2000元,有7.14%的大学生月支配收入为2000元以上,34.52%的大学生月支配收入为1000元以下。(见表1)
2.多数大学生对于大学生信用贷款方面的认知匮乏。大学生对于大学生信用贷款的认知较为匮乏,仅有39.73%的大学生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大学生信用贷款的相关信息,这恰恰说明了信用贷款在大学生间的关注度较少,而且他们并不知道信用贷款会对自身产生怎样的影响。(见表2)
3.大学生信用问题络绎不绝。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广西高校大学生存在各种信用问题,如共享单车欠费、拖欠学费等。有47.80%的大学生认为如今的大学生为了一些自身的私利,不愿意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时去支付相应的费用,反而是采取破坏共享单车车锁的方式,逃避自身应付出的相关费用,这给共享单车的公司造成负担,给自己的信用埋上污点。有46.2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存在拖欠学杂费,有70.4%的大学生则认为大学生存在毕业后没有按期还清助学贷款,也有72.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存在为了得到高额奖学金或贫困补助金而大肆渲染自己家境的行为。
4.失信现象由多种原因导致。当下的大学生失信现象频频发生,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转型阶段,思想极易受到身边的人影响,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开始盲目攀比,不合理分配生活费导致过度消费,而出现网络借贷、不良借贷等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借贷流程简单,许多大学生就会选择在网上借贷;同时,大学生欠缺互联网金融知识,对于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所以很容易导致自身的合法利益被损害,进而出现失信现象。
另外,据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关于大学生信用消费问题上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导致学生没有系统的培养经济信用意识。不过更多的学生认为对于失信行为没有强制的惩治制度,道德上约束力不及法律上的约束力,使得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踏过个人信用禁区。
三、解决大学生经济信用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校园贷”监管
“校园贷”规范管理尤为重要。2016年1月,中国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但有关各主体行为的法律细则规定应更完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对分期付款模式等“校园网貸”可能涉及的多个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另外,应成立“校园网贷”行业协会,增加行业自律组织,增强行业企业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整个行业的监管水平。
(二)加强大学生经济信用相关知识教育
1.学校开设并普及相应课程,加强教育。高校不仅应当在经济类专业开设相应课程,还应当在其他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如《金融学》;同时,在全校开设选修课或通识课,如《征信与现代金融知识》《征信与个人信用管理》等。另外,各高校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应加强金融消费知识普及活动,应以授课、讲座、论坛等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金融消费的自主判断能力。
2.加强身边人影响。许多身边的人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辐射点,去影响身边的许多人,家长、老师等通过言传身教会对大学生的信用消费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提高其自我辨识能力。学生家长应对子女在高校期间生活状况充分关注,与学校及时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习惯,杜绝攀比消费等不良行为。大学生自身应成立金融消费社团,组织大学生开展“校园网贷”产品甄别等活动,避免大学生由于相关知识缺乏付出额外成本。
(作者单位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杜陈雨(1999—),男,广西平果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大数据分析。通讯作者:谢翠(1985—),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金融。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大创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信用状况调研”,项目编号:201713638072。]
参考文献
[1] 段春香.信用经济浅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9):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