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雄安建设推进保定市养老产业高效发展

2019-04-29 01:49田雯
经营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雄安新区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老龄事业步履坚实,养老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止至2018年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达到9.4亿人,成为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养老保障计划。但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养老事业发展还不能尽如人意,如养老机构总量仍有较大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规范、高效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异地养老 养老产业转移

一、雄安设立对保定发展养老产业的外部影响分析

雄安新区设立已两年,作为千年大计、国家战略,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以其绿色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引领、协调发展示范、开放发展先行的定位和功能,必将对河北省特别是保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提升社会保障基本服务水平”,保定作为毗邻雄安新区最近的城市,应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借势雄安建设,深刻分析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领会新形势下的重大历史使命,对接雄安、服务雄安,在服务新区建设中加快实现保定的跨越、崛起和复兴,促进保定市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一)首都养老产业发展难题为保市定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北京市统计局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老龄人口每年以20万人的规模猛增,老龄化程度正在逐年加深。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相比上年末,减少了16.5万,这是1997年以来的常住人口第二次下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相比2017年末,在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据中,0-14岁群体增加了0.2万人,60岁及以上群体增加了6.6万人,而15~59岁群体减少了23.3万人,换句话说就是,2018年北京老年人和儿童增加,但是劳动年龄人口的中青年人减少了20多万。

北京市老龄化逐步加深的同时,却是北京市养老产业床位使用率的不尽人意。城六区一床难求;而乡镇公办养老机构由于设备老旧等因素存在较高空床率;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好,但价格惊人使得有需求者望而却步。虽然北京市现有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相比存在较大缺口,但首都寸土寸金,已无发展空间,首都的养老产业发展必然另觅福地。北京2017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异地养老试点工作,不再新建大型养老设施,加上全国医保联网支持异地报销的实现,都对保定市借力雄安新区发展养老产业带来了新契机。

(二)雄安新区建设为保定养老产业发展提出新需求

雄安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定位于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这就需要集聚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精尖人才来说,父母的养老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否能够被妥善的安置,就成了他们是否留得住的关键环节,并且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他们自身也即将面临养老问题。对于到雄安新区工作的新移民来说,把暮年的父母接到离自己近的地方是一件最想做的事情,在保定为父母置业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这就意味着与雄安新区地缘最近、人缘最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保定在发展养老产业乃至养老地产产业方面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京雄保协同发展中养老产业面临的困境

针对京雄保协同发展养老产业,还没有异地如何对接医疗保险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具体办法,医疗政策的不一致、养老产业补贴政策的不一致,使得一些有意愿异地养老的老年人望而却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年人本身对于“异地养老”的现象,因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而存在抵触情绪。

二、保定市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保定养老产业现状分析

保定毗邻北京市、雄安新区,交通便捷,路网遍布,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气、水质环境持续改善,生活成本也较低,这些都成为吸引外来人口到保定养老的优势条件。但保定现有的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非但不能满足外部的养老需求,亦显然滞后于满足已有的养老需求。2017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88万,占到总人口数量的18.6%。老年人口数量和保定先有的养老机构数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为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到2020年,保定市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服务业将成为促进保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二)保定市承接养老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2018年7月到8月间,本研究选择北京市、雄安新区两个地区,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发,前个地区随机走访了150名60岁及以上的居民,共收取有效问卷287份,有效95.7%。调查主要内容涵盖了对异地养老的看法、个人化需求、内心的担忧以及能承受的价格区间等等。根据有效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保定市在承接养老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老年人的养老诉求等,以下五个方面为典型问题:

第一,异地养老方式受到传统观念抵触。从调查数据可以得知,不愿意到異地养老的调查者占比达到55%,在访谈中了解到,被访者不愿意离开居住地到异地养老的主要原因大多数集中在子女在当地有稳定工作,异地养老会减少和子女见面的次数,增加家庭成员间相互照拂降成本,降低幸福感;异地医疗水平存在差异、结算体系存在障碍;不了解保定的气人文风俗、养老政策等情况,担心独在异乡没有精神慰藉,增加孤独感。

第二,承接地缺乏专业化养老产业队伍。保定市养老体系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拥有医疗室和康复室的比例远高于民办养老机构,条件相对完善些,但总体数量严重不足。所有的养老机构均配备执业医生和注册护士,仅能进行例如感冒、发烧、静脉注射等基本护理,缺乏老年医养专业技术人员,且医务护理人员配比较低。护工人员普遍是40岁以上的低学历人群,除了老人的饮食起居、打扫卫生等基本的生活护理之外,难以在心理疏导等其他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护工人员的社会认同感较低,一些人宁愿去做工资相较偏低的工作,也不愿意每日干脏、累、时间长的护工工作。

第三,对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缺乏针对性。根据与被调查者的访谈,总结出有主动异地养老意愿的老年人,大多都具备着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社会保障水平高、有较好社交网络的特征,他们在养老方面有更高层次的需求。除了干净、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完善齐全的医疗设施和与家之间便利交通的基础关注点之外,还对在文化、体育、娱乐等能够满足多样化精神需求方面的设施有关注,还有3.44%的被访者希望理想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给老年人配备符合个人口味的病号餐等。但目前保定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养老机构都是千篇一律,鲜有特色,难以全面覆盖不同层次人群的养老需求。

第四,民办养老机构经营成本高,难以落实服务保障。民办养老机构在资金来源方面比较单一,且养老产业往往投入高、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有的养老项目甚至长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惨淡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服务项目的落实就难以得到保障。较高的成本往往要均摊到入住的老年人身上,过高的费用难免会让老人望而却步,进而盈利变少,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项目之间单独经营,没有形成产业链。保定有成熟的餐饮业、资源丰富的旅游业、性价比高的服务业和种类丰富的保险公司等,但是这些行业都是独立经营,没有做到资源共享、整合、再利用,丢掉了产业链模式经营机会,也无法在服务提供方面做到一站便捷式。

三、借势雄安建设,高效发展养老产业

(一)推进与北京、雄安的同城化,增强对异地养老的吸引力

完善政策体系,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北京、雄安新区与保定三地医保异地就医政策各项补贴政策的统一。区域内做到数据联网,简化报销手续,减少往返各地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保定要与北京、雄安在电信服务同城化、交通同城化、社会保障体系互通、异地养老优惠政策、医保异地结算等方面达成共识。家庭之間设立亲情号,养老机构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老人与家里人之间的日常联系;定期举办开放日,租赁大巴车到客运中心、火车站等交通密集地区接送老人的亲属,增加相处时间;联系当地社区,最大程度上将老人整体迁移,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养老产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利用保定高校数量多的优势,有计划地在校内增设养老服务专业,多宣传、多引导,储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骨干教师,对报考该专业学生适当提供经济补助,拓宽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加强现有养老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提升整体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培养护理人员的健康意识,做到医养结合,保证一年一次的体检活动,为每一位老人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档案,制定有效的锻炼保养方式。

(三)构建产业链,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类养老需求

对不同年龄、不同健康水平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服务,同时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职业,成立兴趣小组,丰富生活。将老年大学、旅游业、保险业、娱乐业、服务业等养老产业的上下游行业有机结合,针对差异性需求,提供不同服务,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创新、高科技、高新产业变成了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然而无论是北京、雄安新区还是保定,发展过快的高科技显然不符合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对现在利用率较高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12306网上购票、滴滴打车都不熟悉,各行各业在提供便捷式服务的同时要尽量贴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四)拓宽融资渠道,轻资产运营,引进智能化涉老服务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轻资产运营,分摊成本;政府完善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数量,召开老博会,引进智能化涉老产品,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对老年人吸引力。可以考虑养老服务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建立若干养老园区和健康养老小镇,构建工作区与养老园区分离,多区域、多种组合形式的新型区域合作体系和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借势雄安发展,推动保定市养老产业发展,作为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加的人口大市来说,养老产业亟待发展、完善,借雄安发展的东风,保定顺势承接京津养老产业的转移并不断升级,将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稳定在良好水平,与京津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树立国家跨行政区域融合发展的样板。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结合北京医疗康复资源疏解,规划建设若干集养老、疗养、康复、健康医学研究为一体的康养小镇,快速提升我市养老接纳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养老基地,让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为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保定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807,课题负责人:田雯,成员:甄亚丽,陈焕新,张彦明,汤红娜,张艳霞。]

猜你喜欢
雄安新区
抓住北京新机场发展机遇,发展廊坊临空经济策略研究
协同创新,共图千年大计
浅析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保定市房地产的影响
河北雄安新区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雄安新区对北京“大城市病”的缓解作用
浅析环境会计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雄安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认清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战略意图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