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燕,秦 军,邢艳芳,朱金付,李玉明
(1.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72;2.南京麦瑞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2]。《意见》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3]。
2017年,江苏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等六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促进规范办学,保障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作了明确规定,确立独立学院主体地位,理顺独立学院体制机制,完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从家长到学生,全社会对培养人才采取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已形成了共识,各大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渠道,努力拓宽校企合作内涵,对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4-6]。现实中着眼于校企合作道路的独立学院办学实践究竟该如何推进,却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南广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结合专业、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专门培养,做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充分准备,解决了教育模式单一、实践缺乏和软件产业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瓶颈。通过实施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紧密结合,做到实习就上岗,毕业即就业,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能力,形成特色的发展方向[7-10]。
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构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三大平台”,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学校理论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功底、广博的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锻炼能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练就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效益价值的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专业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各项任务,能够培养学生跨行业、跨媒介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各项技能[11-1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依据,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将校园式理论基础教学与企业实训有效结合,建立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办学体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致力于为传媒领域培养急需的具备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传媒人才[14-16]。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建设实践项目、组织教学团队,形成以分工协作机制、长效运行机制与评估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常态化、规范化的合作机制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7]。以培养面向信息化实践的需要、媒体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其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独立学院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深化独立学院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综合性的工程实践项目为骨干,将学科性理论课程、训练性实践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有机整合,完成基本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创业与社会适应等四种能力的培养[18-20]。学生前三学年在校上课,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习,期间嵌入企业技术课程和实习、实训;第四学年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的开发培训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能力形成为目标,以学程时间为线索,以行业实践内容为载体,以实践教学环节为路径,按时间顺序,分能力分层次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合作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教学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合作教学体系结构
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融入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中,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加以实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核心理念,在参考严谨的社会、产业、毕业生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制定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图3展示了与能力训练相适应的、以综合性的工程实践项目为骨干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计划。
课程和教学体系如图4所示。整个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性理论课程、训练性实践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公共基础实践课程和技能训练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以综合实践项目课程为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创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暑假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图3 课程计划与能力训练
图4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引进骨干型专职教师,以中级职称以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校教师为聘用主体。对工程、技术类专业课教师的选聘,坚持“双师型”人才原则,侧重于丰富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同时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担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师资培训工作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要做到专业师资力量发展与专业发展需求齐头并进,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工作进一步扎实教师的专业基础,拓宽教师知识面,增强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让专业教师既能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全面熟练掌握,又能灵活自如地使用相近专业的学科知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需求的变化,紧跟时代步伐,灵活使用多方面的资源解决本专业问题,培养出一批一专综合的复合型专业师资。
师资培养应特别关注校企双方的协作培养。首先,制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师资培养目标,以培养出数字媒体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和内容创意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项目流程或相关的横向项目为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撑和导向,教师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其次,在企业中完成项目流程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切方便,相关教师进入企业,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指导教师的科研开发与应用工作。强化学校、企业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升项目的创新性和技术性。
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能否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否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校企合作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
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首先,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保障制度,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的责任和权利,成立由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企业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委员会。其次,出台详细的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管理条例和认定办法等,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学科竞赛获奖、就业相关率等纳入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中,形成导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兼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约束与评价制度。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大数据完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记录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可以全方位覆盖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多数据支持,从而全面提升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丰富,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也将更加完善,这对独立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有重要借鉴意义。实践证明,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得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社会输送了更多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