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玮
摘 要:诵读教学法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诵读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怀的独特表现方式。经典诵读对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有配乐诵读法,多学科融合诵读法,尝试回忆诵读法,学生共同吟诵法,实际运用法,亲子互读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千百年来,诵读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怀的独特表现方式。因此,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经典诵读走进学校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语文教育人文传统回归的现实需要。当前,全国许多学校已经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但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在学校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如理论层面缺乏系统的指导,实践层面少有循序渐进的操作体系,缺乏完善的配套保障,与国家其它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等。因此,怎样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让其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当前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有效方法。
一、配乐诵读法
音乐能使人在一定的氛围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寓意的领悟。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基调和意境与之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诵读,用普通话规范自己的诵读,用自己的诵读带动学生诵读感悟,有时也可用标准的录音播放给大家。平时不愿意读课文的学生也对这种新奇的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比如,二年级上册的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讲的是一群孩子把一株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表达学生赞美热爱老师的真情,充满童真、童心、童味,字字清纯明洁。诵读时以《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配合诵读,以情读文,以情体文,很好地以情牵动全文,加深了师生情谊,使师生情谊达到了内化。
二、多学科融合诵读法
诗书画自古以来就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为了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形成更深的感悟,达到更好的效果,应该将诗书画有机的结合。一些描写景色的诗篇,安排学生将诗篇的色彩、画面巧妙地融合。通过绘画可以更容易感悟古诗的意境。如在古诗《绝句》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对诗中提及的数量、景物、色彩的对比,勾勒出自己心中的图画,这种多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也會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力,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尝试回忆诵读法
可以说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特点或者是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对于人们长期发展和对于基本的社会道德、人际交住的培养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诵读来说不断强化记忆是很必要的,在学生背诵忘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回想,实在不行再给予提示况且在实际学习当中经常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的学生一般来说成绩比较好,这并不是说经典需要一字不落的去背诵,而是说在尝试回忆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在慢慢理解,也在运用小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去强化并且能够有意识的去整理自己学过的知识,有计划有逻辑的寻找知识间的关联和在自己实际生活当中的情感相关处。
四、学生共同吟诵法
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中会萌发出许多新奇的想法和体会,这些感受的点滴不仅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相互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第一次阅读一篇新文章时教师在强调了文章的感情表达和难字词之后应该和学生一起吟诵,而后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三五个人一起大声阅读,同时以比较各组声音大小,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参与和学生共同吟诵当中,所取得的效果较好。而且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还是很权威的,对于教师有一定的崇拜感,而要求学生直接对老师背诵。会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因而教师能够先让小组间背诵,学生间会更加的自然,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背诵的效率。
五、实际运用法
真正的记忆和理解就是能够在实际当中,随心所欲的运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主要是针对已经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的,他们已经基本能够理解一篇文章、一首诗或者是一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因而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学生去运用,如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可以在学到文章的精妙处要求学生自己去改写诗句,更高层次的可以自己去即兴创作。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章的读后感,或者是发挥想象力,给文章写写后续。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感,也能够促使他们去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当然,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予以鼓励,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语言方面能力的发展。
六、亲子互读法
亲子互读就是家庭成员、在校学生以及教师共同参与的、由学校引领的主题阅读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互读,大手牵小手,有利于营造书香四溢的家庭学习氛围。如,你读上一句,我读下一句,我背这一段,你背那一段,又如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这种超越你我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与和谐书香家庭的良好开端。在亲子互读活动中,家长由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共同阅读一本书的同行伙伴,而不是站在比学生高一级的位置做权威性的评判。亲子互读既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最有益、最持久的方式之一,又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的最佳途径。依靠读书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是最不功利、最舒服的一种连结,使双方都达到“为了孩子”的目的。
学校还可以开展类似“书香之家”的评比活动,阶段性的验收亲子共读的成果;另外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经典诵读大赛,可吟诵,可表演,让全部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如此凝聚家校教育的力量,收获的结果可就不止是双赢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课堂外,加入学生的背诵行列中,更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