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文学作品中的狂欢与怪诞

2019-04-28 10:30何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语言特色

何等

内容摘要: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当前有不少学者在探讨莫言文学和诺奖精神的相通之处。笔者以为,除了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其文学创作的语言特色同样是成就诺奖的重要因素。在《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家族》中,狂欢式的色彩描写和怪诞的比喻运用使莫言成为文学创作中独特的“这一个”。

关键词:莫言小说 诺奖精神 语言特色 《透明的红萝卜》 《红高粱家族》

“中国作家何时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这个每年诺奖前后轰炸网络的话题,在莫言获得此奖后,转化为了“莫言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颁奖词中写到,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很多人因此认为,莫言是用他苦难暴力式的叙事和对中国乡土荒诞野蛮环境的赤裸展现,抓住了诺奖评审者的眼球。笔者认为,除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题材,其文学语言风格也有独到之处。为此,笔者从莫言的两部代表作——《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家族》入手,从语言角度分析莫言作品中独特的“这一个”。

一.狂欢式的色彩世界

莫言对颜色有着强烈的敏感和高超的把控力。《红高粱家族》中,红色是高密东北乡高粱地的颜色,也是整部小说的主题色。小说开头就写到,“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红高粱随风狂舞,同时红色作为鲜血的颜色,浸透着抗日儿女脚下的土地。“我奶奶”戴凤莲的传奇人生,离不开红色的高粱地,她和“我爷爷”余占鳌在高粱地的野合,为高密东北乡的历史“抹了一道酥红”,开启了她埋藏在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和无畏的天性。因此才有勇气在官府和土匪之间斡旋,在支援抗日时挺身而出,最后牺牲在她最爱的高粱地上。高粱在一个濒死之人的眼里不再是红色,而是“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如此有冲击力的颜色象征着戴凤莲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和轰轰烈烈的一生。

莫言还擅长运用对比度高和浓墨重彩的颜色进行对比铺陈,形成奇诡绚丽的画面。《透明的红萝卜》写小石匠的外貌,“小石匠长得很潇洒,眉毛黑黑的,牙齿是白的,一白一黑,衬托得满面英姿”;写他和小铁匠打架,“一白一黑两个身体又扭在一起”。主观化的渲染,构造了情绪丰满的场景。在描写黑孩幻想红萝卜时,写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写红萝卜“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蓝色、青色和金色的交织相映,传达出黑孩在饥饿中对幸福的朦胧憧憬,隐含着作者对他的人道主义关怀。

二.怪诞的比喻运用

莫言擅长在行文中灵活使用各种怪诞比喻。《红高粱家族》写罗汉大爷被日本人关在栅栏里,他听见“有人往栅栏边角上那个铁皮水桶里撒尿,尿打桶壁如珠落玉盘”。把“尿打桶壁”这种听来并不雅的声音,比作古代诗歌里形容琵琶声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突出罗汉大爷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下仍能感受到一丝生机,读来有一种雅俗错位的不适感。莫言的暴力想象也让人在阅读中难以忘怀,如《透明的红萝卜》写黑孩被小铁匠欺负,“感到有一个带棱角的巴掌在自己头皮上扇过去,紧接着听到一个很脆的响,象在地上摔死一只青蛙”;写他被后娘打时“打屁股的声音好象在很远的地方有人用棍子抽一麻袋棉花”;写他被烫的伤疤“紫疤象一只古怪的眼睛盯着自己”。黑孩受暴力凌虐的各种场景,转化为怪诞的抒情意象,形象地写出了黑孩在对待外界伤害时强大的内化和隐忍。让人在虚实变幻中,体会到超乎人类生理极限的感官世界,无法捕捉的陌生感和恐惧油然而生。

莫言还热衷于把事物比喻成吃的食物。《红高粱家族》里写戴凤莲出嫁时“两滴高粱米粒般晶莹微红的细小泪珠跳出奶奶的睫毛”,细腻生动,仿佛泪珠也带上了热腾腾的米饭香。《透明的红萝卜》写老铁匠“脸色象炒焦了的小麦,鼻子尖象颗熟透了的山楂”,這是对小说所强调的饥饿主题的体现,而莫言作为饥饿年代的亲历者,将自己经历过的情感融入小说创作中,可以说他的语言文字就是他本人情感世界的展现。

总之,莫言获奖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和价值的鼓舞。我们手握这个奖项,应当更有底气重视和发展当代文学,在探索诺奖精神和莫言作品语言特色的关联中,寻找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些路径。

参考文献

1.莫言.红高粱家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2.莫言.透明的红萝卜[J].中国作家,2012(11):4-23.

3.李秀林.试述莫言小说的语言特点[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35

4.旷新年.莫言的《红高粱》与“新历史小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96-101.

5.乔宇.暴力的温度与诗意——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暴力叙事浅析[J].名作欣赏,2018(8):104-106

6.李建军.直议莫言与诺奖[J].文学自由谈,2013(1):87-92.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红高粱家族语言特色
论《红高粱家族》的艺术特质
类型学视野下家族的“寻根”意义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目的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