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具成为数学学习的“金钥匙”

2019-04-27 01:40迟晓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钥匙学具小棒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32-02

对于图形的认识,对一年级学生的要求只是能直观感知、区分、简单的围、画,而不是强求学生对图形的特征作细致研究。图形是抽象的,而一年级的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以直观思维为主,该如何教,学生又如何学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就充分运用了数学学具的优越之处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学具,由体到面。

1.“由体到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课前我为每个小组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积木搭了个机器人学具,学生的兴趣极高,通过拆机器人、给积木分类、到学具盒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生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物体,为后面学“面”打下基础。

2.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后,我让学生去摸这三个物体的每一个面,然后说说感受。学生正是因为有了亲自摸的体验,所以感受说的特别好。

“我摸的长方体的这个面,平平的、滑滑的。”

“我摸的长方体的面是长长方方的。”

“我摸的正方体的面也是平平的、滑滑的。”

“我摸的正方体的面是四四方方的。”

“我摸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老师,我摸的圆柱的这个面不是平平的,是弯弯的。”

……

学生通过摸、说对“面”有了直观感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有了初步的感知。

3.感知了“面”后,我让学生想个办法把摸到的平平的面在纸上得到。学生想出的办法可真不错。

“把这个面蘸上印泥盖在纸上。”

“把这个面放在纸上,沿着这个面的边画下来。”

“把这个面刷上油漆,趁油漆没干盖在之上。”

……

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我又问学生在现在、在教室里哪种办法最方便?学生一起告诉我沿着面的边画好,于是我就让学生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三个学具的每个学具上都选一个平平的面画下来。

4.指名学生拿着学具和自己画的“面”上台展示,分别指出每个图是用哪个学具的哪个面画的,然后让学生猜猜黑板上老师的图分别是用哪个学具画的,从而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圆。

二、运用学具摆、围、画,感知图形特点。

学生在认识图形、找出生活中的图形后,对图形的特点还应有所感知,但老师空洞的讲解只能会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采用了小棒摆、钉子板围、格子纸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去探知图形的特点。

1.小棒摆。

首先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学生摆得很快,接下来我带着学生一起比摆长方形的小棒的长短,两根长的放一起,两根短的放一起,学生通过分和比很快就总结出长方形两条边长一些,两条边短一些,两条长的一样长,两条短的一样长。然后我又让学生把摆正方形的四根小棒放在一起比长短,学生又很快总结出正方形的四条直直的边都一样长。当我提出让学生用小棒摆个圆时,学生纷纷摇头,是什么原因?学生说:圆的边是弯弯的,直直的小棒可摆不出圆。看!小小的小棒作用可真不小,不需要老师的生硬的讲解,学生摆小棒、比小棒,自己就感知了图形的特点。

2.钉子板围、格子纸画。

学生通过摆小棒对图形特点有了直观的感知后,接下来,我又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格子纸画图形,引导他们想办法如何检查自己围的、画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从而使学生对图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自制学具,发挥想象。

學生在认图形、摆图形、围图形、画图形后,其实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但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课前我为每个小组制作了很多图形贴纸,课堂上剩下的时间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纸贴一幅画,学生的创造力极高,贴出的画可真棒,整个课堂达到了高潮。

在这节课中,学具起到了“金钥匙”的作用,对图形的特征我没有进行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具唱主角,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图形,而且还感受到了图形的特点,激发起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迟晓琳(1974年6月6日-),女,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小学部任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金钥匙学具小棒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一起数小棒
唐冰的“金钥匙”
巧移小棒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