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7 01:31康开军
甘肃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数字故事数学教学应用

康开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字故事;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116—01

数学枯燥乏味,学生一般不感兴趣。而故事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内容,为此,笔者认为,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数字故事引入课堂,充分发挥数字故事的价值,那么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数字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导入新课时引入数字故事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大部分教师是利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新课,这样虽然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但是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压抑与枯燥,使得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基于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笔者认为,利用数字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5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关于《西游记》的数字故事:“当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过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时候,人参果树是三千年才开一次花,且三千年才结一次果,且又要经过三千年才成熟。那么,在一万年的时间内才结了30个人参果。由于猪八戒贪吃,孙悟空一口气摘下了4个,那么现在人参果树上还有多少个果子呢?”在这个数字问题的刺激下,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都跃跃欲试地想要计算出树上还有多少个人参果。可见,数字故事导入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字故事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故事的热爱,且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每个故事都有其对应的情境。为此,教师在运用数字故事辅助教学时,要找到数字故事与教材内容的关联点,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教学“认识周长”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周长”,并且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故事法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想要探究知识的欲望。笔者是这样做的:给学生讲解XX同学健身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XX同学最近一个月连续反复感冒了好几次,医生建议他要多多锻炼,并且跟他说如果他每天坚持围绕操场跑一圈就不容易感冒了。于是,他坚持每天都跑步,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再次感冒了,他开始質疑是不是不应该沿着操场的圈内跑,难道应该沿着外圈跑吗?”教师讲完这个故事,学生被生动的故事情节带入到了教学情境中,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操场的内圈与外圈作为切入点引出周长的概念,这样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周长的实质和内涵。

三、课堂复习时引入数字故事

复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复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且还能为学生补充一些新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但是根据以往的复习来看,很多复习课都是反复操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整体复习效果不理想。然而,将数字故事法引入,使其引导学生复习,可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高效率复习的目的。

比如,复习“除法”这部分的内容时,笔者结合了数字故事法组织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播发了《小袋鼠分礼物》的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新年即将来临,小袋鼠想给自己的5个好朋友送一些礼物,因此它需要将礼物平均分成5份。其中有花生53颗,糖果15颗,饼干12块。这时,小松鼠发现分完了糖果之后,花生跟饼干没办法平均分,如果每个人分10颗花生,还剩3颗;如果每个人分2块饼干,还剩2块饼干。”这时,教师提问:“刚才提到的‘3跟‘2是什么呢?”在这个数字故事中,教师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的知识,且又引出了新知识“余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有趣的复习方式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对于各方面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利用数字故事,让该方法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字故事数学教学应用
数字故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