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萍
【关键词】 政治教学;法制教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87—01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初中阶段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如何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呢?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大部分初中政治教师并未系统地学习过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的政治教学活动中,由于没有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教师很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是影响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2.社会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良思想,初中生的辨别能力不强,且又处于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良的社会思想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政治教学中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渗透。
3.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落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加之教师对法制知识认识的不足,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比较枯燥,难以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1.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合理渗透法制教育。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政治学科教学的规律,并且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合理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渗透法制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将政治课变为单纯的法治课,同时也不能忽略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此外,还应避免单纯地解说法律条文,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人或事,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作为初中生,大家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在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大家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利用这些问题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这样以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去分析相关问题,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渗透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2.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有效补充法制知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仅靠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有效地给学生补充法制知识。在课堂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政府部门等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促进法制教育内容多元化的渗透。第二课堂可分为三类形式:一是主题活动;二是利用多媒体开展活动;三是开设讲座,参观法制教育基地。主题活动包括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设计法制黑板报,举行法制班会课等。学生在搜集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能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并且学会学以致用。利用多媒体开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一些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而请相关的法律专家到校给学生进行讲座,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则能够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效果。如在听完某次法制讲座后,笔者带领学生参观了法制教育基地,学生写出了深刻的观后感:“此次法制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深思熟虑,不能一时冲动,这样不仅会毁了自己,同时也毁了别人。”由此可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不仅懂得了更多的法律知识,而且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补充。
3.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强化法制教育与政治学科的融合。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却不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的获得,从而强化法制教育与政治学科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堂上,教师要表扬结论积极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而对于结论比较消极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与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些经典案例,展现案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委婉地指出学生不对的地方,并且给出改正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