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华
【关键词】 农村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家校携手;活动;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044—01
我国自古就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家校携手,共同抓好文明礼仪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老师,还是孩子的榜样。家庭环境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我校特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说明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及活动安排,还介紹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常识,并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让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每年学校会搞一次大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家长密切合作,联手教育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课外活动的时间与机会,组织开展渗透文明礼仪的体育活动、少先队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交通安全、孝敬老人等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置身于整个社会的教育之中,逐步形成心中有父母、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思想观念,逐步做到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献给他人、把热心献给社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活动
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其文明礼仪习惯的内化。为此,学校可将文明礼仪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边的人、事和环境,关注社会发展。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1. 主题教育活动。所谓的主题教育活动就是结合实际科学地设定主题,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以“植树护绿”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教育,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主题的孝心教育,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
2. 各项竞赛活动。如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进行“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征文、演讲、童谣演唱、情景展示等比赛。通过竞赛,在校园内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展示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成果,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有效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载体,它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及的优势。如开展“争当绿色小护士”“我与父母学礼仪”“将文明礼仪带回家”“寻找校园不文明行为”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加强学生对文明礼仪常识的认识和掌握。
4. 各项评比活动。如学校每周可进行“文明班级”的评比,并将其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每学期评选“文明礼仪之星”,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因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重在培养和教育他们使用文明用语,做到语言文明,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等;对于中年级学生,重在培养和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对于高年级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要使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加强学校管理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我校除了结合纪律教育,以规章制度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外,大队部还成立了学生文明监督岗,加强校内值勤和校内纪律检查。与此同时,制定了具体评价标准,将学生言行表现列入到文明之星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中,狠抓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和纪律秩序,使之养成自我教育习惯,促进文明礼仪教育向纵深发展。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传统礼仪文化促进农村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 GS【2017】GHB0288)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