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对策

2019-04-27 01:30张兆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太和县发展趋势

张兆才

摘 要:该文介绍了太和县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主要措施与成效以及主要发展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对策;太和县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7-0139-02

太和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南临江淮平原,北接中原腹地,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全县辖31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75.4万人,县域面积1822km2,其中耕地面积115333hm2,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新型農业经营主体6009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90家,家庭农场3919家。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连续8年在100万t以上。

1 太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太和县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了“一平台两中心”,即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2016—2018年太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与发展概况如表1所示。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规模 从表1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由2016年的66名增加到2018年的131人,增加65人,增幅98.5%;农产品交易额由2016年的0.719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1772亿元,增加3.4579亿元,增幅480%;投资额、资金投入、经营主体也呈连年增长趋势。农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太和县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1.2 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与经营情况 太和县已建立2000m2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商及品牌孵化、运营数据化、人才创业与培养、主流电商平台落地一体化;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网点500多个,覆盖全县290个村委会,实现了农村全覆盖,同时建立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现有18家新型经营主体在淘宝、天猫、京东、邮乐购、淘实惠等全国知名网络零售平台建店设馆;在邮乐购上建立了农产品特色馆——太和馆。农产品微商、微店发展如雨后春笋,初步统计达1835家。

1.3 农产品网络销售情况 本地农产品在网络销售方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本地知名农产品主要是水果蔬菜、休闲食品等。2018年水果蔬菜电商营业额占6.8%,休闲食品营业额占21.7%,主要是桔梗及桔梗制品、椿芽及椿芽制品2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1.4 农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全县只有太和县闫氏瑞隆农资公司加盟深圳田田圈农资公司的网络销售,2018年销售额102万元,目前还没有自建农资电商平台。

1.5 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太和县现有休闲观光农园13个,休闲农家乐8家,未建设休闲农业电商平台,也没有实现触网。

2 主要措施与成效

2.1 实行政策奖补 自2013年以来,太和县每年拿出3000万元对现代农业进行奖补,对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按年销售额的1%予以补贴,最高补贴20万元。

2.2 加强品牌建设 太和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争创品牌给予重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目前,全县拥有省级著名商标25个、省级名牌产品7个、市级名牌产品19个。

2.3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太和县2018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0个,总数达到97个。现有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2个,分别是太和香椿和李兴桔梗。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的,每个产品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和3万元,对获得续展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每个奖励1万元。

2.4 强化基地建设 现有小麦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万hm2、大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3万hm2、蔬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333.33hm2,农业部健康养殖场5个,市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个。2017被省农委认定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2018年农产品质量监测结果合格率100%。

2.5 健全监管体系 全县建立了完善的县乡村3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配备了32套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系统。40家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涵盖种植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2.6 加大技术培训 全县培训电商人才16000余人。连续开展了2届农产品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连续3年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培训电商人才500人。

2.7 助力扶贫增收 对贫困户领办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的给予补助,2017年对全县29户贫困户领办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的每户补助3000元,累计发放财政补助资金8.7万元。2018年在全县建立300个地上平台对9户。

3 主要发展模式

太和县主要发展模式有“产地+平台+消费者”的模式、“平台+自营+直销”模式等。

3.1 “产地+平台+消费者”模式 安徽中农棚森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建了艾菜速递平台,有仓储、领配送、服务团队、服务终端(APP、微商城)、田间直供以及广泛的客户覆盖。主要销售新鲜蔬菜、禽肉蛋奶、水产品、粮油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将电商平台区域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种植大户农形成合作关系,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者用户,打造了供应与配送的一站式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让消费者真正吃到新鲜、安全、放心的农产品。2018年网上交易额达到2150万元。

3.2 “平台+自营+直销”模式 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在天猫上建设专卖店,如太和县东范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自己生产的红薯丁、红薯粉皮等农副土特产品,省略了中间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8年网上交易额达到95.6万元。

4 存在问题

4.1 农业企业农产品品牌化培育意识不强 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具有商标的企业只有56家,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截至2018年底,全县已拥有省级品牌8个、市级品牌11个,没有区域公众品牌,相对于一个农业大县明显不相对称。

4.2 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匮乏 截至2018年底,主业为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人员只有13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总数的23%,且主要是当地农民或者从学校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当地人,外来人员较少,不能满足当地农产品大批量上行的需求。

4.3 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 全县高标准农田4.13万hm2,但是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较少,如太和樱桃有特色但没有规模,太和高蛋白大豆有产量没有标准化生产,太和香椿有亮点但没有形成国家级龙头企业,都不能满足农产品大批量上行的的基础条件。

5 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营销培训 今后要加强互联网知识及网络营销基础知识培训,有效促进农产平上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开展互联网知识基础培训,在广大农村通过简单易行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开展智能手机技能培训;其次,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再次,利用電商企业开展农产品上行操作培训。

5.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农业”的基础上,农民已经对电子商务平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目前农村物流设施还不完善,他们还不能更好地搜集有效信息。来充分了解市场。因此,今后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做好物流系统规划,根据交通情况的便利程度,设置合适的农村物流配送点,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

5.3 提升电商核心竞争力 一是抓好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实体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二是抓好农产品电商的品牌塑造,把电商企业自身的文化、信誉、口碑与当地文化融入品牌之中,树立品牌效应和安全、放心、绿色、优质的电商形象。三是扎实推进农产品基地标准化建设。

5.4 着力提升电商的运营水平 按照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明确发展定位和业务重点,特别是加强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推动本地企业与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的对接,整合系统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同时,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建设高效的电商专业团队。

5.5 合力推进电商运营基础 重点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快推进一批农特产品绿色基地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商营销和应用示范加大补助力度,培育本土化农业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推动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合力打造高效快捷的物流渠道。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太和县发展趋势
太和县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发展
电商环境下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