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 要:该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涡麦101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涡麦101;特征特性;绿色生产;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7-0033-02
涡麦101是由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涡9701为母本,淮核030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稳产性好、丰产潜力大、半冬性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為皖审麦2017009。
1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1 特征特性 涡麦101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幼苗近直立,苗势旺,叶片宽长,叶色黄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繁茂性好,对春季低温稍敏感,有虚尖缺粒现象。株高88.9cm,秆质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中等。株型稍松散,旗叶宽大,上冲,穗下节短,穗层厚,整齐度一般。后期耐高温,根系活力强,源库协调,熟相黄亮。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度好,黑胚率高。平均穗数597万/hm2,穗粒数31.0粒,千粒重54.3g,丰产性好,综合性状较优。
1.2 抗病性 2015年、2016年2年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0~3.4),中抗白粉病(病级3级),感纹枯病(病指50~52)。
1.3 品质 2015年、2016年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816g/L,粗蛋白(干基)13.07%~14.02%,湿面筋(以14%水分计)28.7%~30.4%,吸水量57.7~58.9mL/100g,稳定时间2.7~4.1min。
1.4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221.5kg/hm2,较对照皖麦52增产7.01%,差异极显著。2015-2016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878kg/hm2,较对照皖麦52增产8.29%,差异极显著。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32kg/hm2,比对照皖麦52增产7.04%。
2 绿色生产配套技术
2.1 提高整地质量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适墒旋耕或翻耕整地。采取旋耕整地的,要旋耕2遍,深15cm以上,2~3年应深耕(松)1次;采取翻耕整地的,深翻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翻耕后再用旋耕机旋2遍。旋耕、翻耕后,耙透压实,达到土地平整、耕层紧密,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利于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秸秆切割细碎,长度不大于10cm,抛撒均匀,数量(以鲜秸秆计)不大于500kg,并及时趁鲜翻压还田。还田后及时压实,保证秸秆与土壤密接。
2.2 科学施肥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整优化化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落实精准施肥。氮肥后移,因苗追施返青肥,普施拔节肥,注重后期叶面喷肥,优化氮肥基追比例,满足小麦不同时期的养分需求,防止冬前旺长、后期脱肥和早衰。产量7500kg/hm2的田块,施纯氮210~225kg/hm2、五氧化二磷105~120kg/hm2、氧化钾75~90kg/hm2、硫酸锌15kg/hm2、硫酸锰15kg/hm2;氮肥基追比6∶4~7∶3,有条件的增施商品有机肥1125~1500kg/hm2。小麦扬花后进行叶面喷肥,用1%~2%的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或叶面喷施含腐植酸、氨基酸水溶肥等。间隔7~10d喷1次,连喷2遍,防止后期早衰,提高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增施尿素120~165kg/hm2、过磷酸钙120~240kg/hm2,在秸秆还田作业前均匀撒于碎秸秆上,以满足秸秆腐熟过程中所需养分。
2.3 规范机械化播种 做到适期、适墒、适量、适深、适法播种,播后镇压。该品种最适播期为10月8~25日,适宜播期内保持240万~270万/hm2基本苗,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的,每晚播2d,增加基本苗15万/hm2左右。播种行距20~23cm,播种深度3~5cm。要足墒或造墒播种,播前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5%,若墒情不足应造墒播种。播种时播种机不宜行走太快,宜5km/h左右,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不漏播、不重播,力求一播全苗,壮苗越冬。播种机械应优先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随种随压;秸秆还田的地块,播种后再用镇压器镇压1~2遍,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能力。
2.4 绿色防治病虫害 一是实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采用吡虫啉或噻虫嗪+苯醚甲环唑种衣剂拌种,既能控制地下害虫危害又兼治系统性病害,延缓苗期病害发病时间和降低发病程度。二是选准防治时机,达标防治。小麦纹枯病发病株率达到10%、小麦红蜘蛛达到600头/m行长、小麦穗蚜达到1500头/m行长时再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原则为主动出击、齐穗打药。三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烯唑醇、噻呋酰胺等,防治小麦红蜘蛛可用联苯菊酯40%马拉·辛硫磷等。防治赤霉病可选用氰烯·戊唑醇、丙环·福美双、丙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苯甲·丙环唑等。防治穗蚜可选用抗蚜·吡虫啉、啶虫脒、氯氟·吡虫啉等。四是注意施药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要用足水量,机动弥雾机药液量225kg/hm2,手动喷雾器药液量750kg/hm2;要对准部位,以穗部为喷药重点,手动喷雾器喷头向下,做到喷雾均匀;机动喷雾机要掌握好行走速度,不留空白。防治纹枯病要趁早,在发病初期用药,兑水量要足,药液要打到小麦茎基部的病灶部位。
2.5 防止倒伏和冻害 涡麦101株型偏高,抗倒伏性一般。在合理密植、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保证个体和群体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对高产田块和有倒伏趋势的地块,在小麦起身期进行化控,可用15%多效唑600~750g/hm2或10%国光矮丰750~900g/hm2兑水喷雾。忌漏喷或重喷,以免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涡麦101冬季抗寒性一般,对春季低温稍敏感,应注意防止越冬冻害和倒春寒危害。预防冻害和倒春寒主要措施有:一是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当抑制生长;二是灌水,在寒流到来之前浇水,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冻害有很好效果;三是小麦冻害发生后,立即追施速效氮肥和浇水,促进小麦多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冻害损失。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