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燕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多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也带动了英语翻译专业的快速发展。高职英语翻译是考量学生英语语言运用与语言组织能力,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关乎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英语翻译日常教学中,普遍运用语块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翻译效果。语块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中不断的积累与运用英语语块的有关知识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专业化水准,为学生后续的英语翻译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语块教学法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课堂质量与效果停滞不前。由此可见,基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故此,本文主要以语块教学法的概述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地教学策略,以期促进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良性发展。
一、语块教学法的概述
语块教学法是上世纪70年代被美国心理专家所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即语块理论,当然语块理论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名词范畴。大多数心理学专家认为,词是最小级的语言单位,在实际的生活中,人类的大脑会将单个词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进而使词逐渐扩大,这种想象方式可以理解为“组块”。后期随着语块理论被众多世人所接受,将其应用到英语教材中,进而生成语块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已然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语块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被认定为英语单词是语法化的词汇表达体,进而运用语法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将各个英语单词进行科学编码,进一步形成新的语块。在高职英语翻译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块教学法独特的优势特点,让学生掌握词汇的组合能力,完善学生的英语思维,带动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运用语块教学法的措施
(一)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的积累
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合理运用语块教学法,利用语块教学优势的稳定性与连接性,能够降低学生在翻译词汇时的难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翻译句子的真实意义。因此在高职英语日常教学中,教师讲解与翻译英语段落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扩展语块词汇的积累,让学生养成语块学习的意识。在传统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与记忆英语词汇,以至于学生的英语翻译效果并不理想。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合理运用语块教学法,让学生在英语段落中学会语块的辨认与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与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块词汇量的积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英语词汇“give up”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语块教学法,向学生讲解英语语块的扩展词汇如“give in”,让学生总结关于“give XX”的用法,当学生积累与掌握这种结构类似的英语语块时,便于学生在短期时间内积累与扩展英语语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记忆与学习英语词汇时,常常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记忆方式不仅拉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与理解英语词汇的真实意义,这也增加了学生翻译句子的难度。基于此种教学背景,高职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语块教学法,将课文中难以理解、难以翻译的英语词汇放在句子当中,让学生通过联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英语词汇,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效率。
例如:在教师在讲解翻译“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英语句子时,学生如果不认识“consumes”这个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句子内容,运用语块教学法推敲出句子前面的意思是一根蜡烛照亮别人,这时学生就会顺着这句话意思的理解,推敲出此句话真实的意思“蜡烛焚自身,光亮照别人”。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时,合理利用语块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利用语块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英语翻译的准确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语块教学法合理运用到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语块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英语词汇量的积累,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雒妮.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语块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8(22):131-132.
[2] 彭玺.高职英语翻译之语块教学初探[J].中外交流,2018 (41):15.
[3] 孙翠芹.语块教学法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7(35):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