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斌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都是采用单元形式来编写,编者在每个单元安排了特定的教学训练点和认知目标,单元课文各有特色,又互相融通。如果能找到这个共通之处,进行再度开发和挖掘,将原来零碎的知识有机整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巨大转变,就能拓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大语文观”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如何以单元整合教学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单元对比阅读?摇?摇在思辨中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应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语言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分别是《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风娃娃》《纸船和风筝》,这些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角色个性分明,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与人友好相处,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这两篇文章的主角都是狐狸,在学生的惯性思维中,狐狸都是狡猾的,爱撒谎的。但细读这两篇文章就能发现,这两只狐狸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撒谎是为了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撒谎则是为了吃两只小熊手里的奶酪。如果把拯救自己命运的狐狸贴上“狡猾”的标签,对学生的价值观将是一个错误的引导。于是,笔者将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行了一次思辨的训练。
学生自读了两篇课文,初步学习了课文中的字词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喜欢哪只狐狸,为什么?”学生出于对狐狸的一贯看法,一时之间无法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喜恶。于是,笔者将两篇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做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学生填完表格后,笔者再提问:“你喜欢哪只狐狸,为什么?”学生进行辩论。有学生发现,第一只狐狸撒谎是为了拯救自己,这种行为不是狡猾,而是聪明机智。笔者及时地赞赏了该学生,并指出:“两只狐狸都很狡猾。第一只狐狸用自己的机智骗过了老虎,逃脱了危险。同学们在遭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像这只狐狸一样,想办法自救。第二只狐狸则是为了算计别人的奶酪,将自己的聪明用在错误的地方。”在对比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辨析能力得到了提升,价值观也得到了正确的引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建思辨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极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聚焦单元训练点?摇?摇到生活中学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景点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元训练重点是“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单元习作是“介绍一处世界遗产”,这一习作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而如何把景点具体生动地介绍给游客也是一个难点。为了有效突破难点,笔者把单元习作替换为“介绍厦门的一处景点”,使作文题目更接地气。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本单元重新进行了总体设计,把单元分成六个模块进行教学。
第一模块(一课时):在学生自读预习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教学。
第二模塊(两课时):思考这几篇课文是怎样把景点介绍具体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文章进行梳理,并汇报交流:《长城》《秦兵马俑》在介绍长城、俑坑的外形时,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介绍长城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俑时,用了联想、想象等方法。《颐和园》按游览顺序介绍了园内各处景点,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笔者再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议一议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的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第三模块(两课时):若干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确定一处厦门著名的景区,小组分工,每人负责介绍景区里的一个景点,每人运用课文里学到的写作方法,把景点写具体。
第四模块(一课时):以一个小组为单位,请各小组分别派同学上台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针对发言同学介绍词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笔者特别针对学生如何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进行了重点指导。1. 遇到不懂的字词要查字典。2. 要有游客意识,抓住游客最想了解的进行重点介绍。3. 要把查找到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不要一味抄袭。
第五模块(一课时):学生模拟导游在班级进行演练。
第六模块:双休日让家长带着学生到实地去当小导游,为游客介绍景点。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感受生活,获得人生体验,品味人生百态。
三、课内课外勾连?摇?摇在博读精思中学语文
要把课内文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要让学生把读书当做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名著之旅”,这一单元分别有《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评析、感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笔者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写一写评价,或者做手抄报、人物名片,并在班级开展交流活动。这样,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文学、历史知识,提高了表达能力,增进了个人的文化修养。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鲁迅单元中,既有鲁迅本人的小说《少年闰土》,又有其他作家对鲁迅的评价。仅仅依靠这几篇文章,难以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为了丰富学生对鲁迅的认知,首先,笔者先单独教《少年闰土》,再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三篇课文整合在一起,结合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说说在其他人眼里鲁迅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再让学生去阅读少儿版的《呐喊》《朝花夕拾》等书籍。最后,笔者让学生写一篇“我心目中的鲁迅”的文章,并在班级进行演讲比赛。这样的教学,主题突出,层层递进,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日渐丰满起来,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元整合教学能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事半功倍地达成以上目标,从而促进大语文观的落实。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