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7 07:30:14银红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人性化

银红梅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产妇分娩后,可能在生理或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进而滋生焦虑、抑郁和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1]。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产妇护理人员积极提供显影的护理服务,改善产妇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避免患上产后抑郁症。人性化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更加科学合理,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显著,引入到产妇产后护理中,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论述人性化护理干预产妇产后护理效果,为后续护理工作改进提供支持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产妇为例,筛选出40例为研究对象,每组20例划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产妇24岁~41岁,平均(28.9±0.5)岁,平均孕周(42.6±0.2)周;乙组产妇26岁~40岁,平均(27.8±1.0)岁,平均孕周(41.5±0.9)周。

1.2 方法

甲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实时观察产妇产后情况,提供对应护理服务,指导产妇康复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调整饮食结构,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满足产妇机体养分需求;与产妇耐心沟通,帮助产妇答疑解惑,消除不良情绪,促使产妇可以积极配合工作,力求短时间内身体康复;加强不良反应预防,一旦发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制定合理解决措施[2]。

乙组产妇入院后进行基本的护理,综合评估产妇个体情况,由专业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护理:①以患者为本,严格据护理制度做好护理准备工作,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围绕患者个性化需求耐心沟通和交流,将护理工作有效落实到实处。②设身处地,耐心交流与沟通了解产妇最需要的服务。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学习前沿护理模式,具备足够能力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始终面带微笑为产妇解决问题,并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3]。④加强疼痛护理服务,告知产妇产后疼痛是正常现象,避免产妇焦虑、恐慌,盲目处理造成其他的事故,如果情况特殊,可以选择服用药物来缓解疼痛[4]。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实行不同护理模式,护理疗效从焦虑、抑郁两种指标综合评估,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SAS评分和SDS评分

护理干预后,乙组产妇得分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甲组和乙组产妇产后各项指标评分(±s)

表1 甲组和乙组产妇产后各项指标评分(±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质量总评分甲组(n=20) 49.37±2.08 48.92±2.15 81.63±2.32乙组(n=20) 36.57±1.26 37.03±1.80 91.79±3.43 t 23.5388 18.9634 10.9726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75.00%(15/20),乙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0.00(18/20),差异显著,乙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3 讨 论

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如何满足产妇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人性化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产后护理中应用,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编制合理的护理计划。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整饮食,满足机体养分需求;创设舒适、干净的病房,促进产妇身体尽快恢复,护理质量较高[5]。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乙组产妇得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甲组。

综上,产妇产后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较之常规护理进一步深化,可以弥补单一护理模式不足,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对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人性化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0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02:01:25
人性化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