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媚
【摘要】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了民族认同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研究主题等,并提出了当前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民族认同研究提出全面整合民族认同概念,丰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主题的建议,用以指导民族认同研究和实践工作。
【关键词】民族认同;文化适应;心理健康
一、引言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官方首次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更是对中华民族这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因此,整合民族认同研究现状,发现民族认同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民族认同研究的新趋势,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认同及其相关概念
(一)认同的概念
哲学中的“认同”(identity)是指当两个事物相同,“甲等于乙”。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层面上提出“认同”,其含义为“个体无意识地模仿另一对象”(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
“认同”本源于哲学领域,后被心理学界接纳,目前已受到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教育人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常见于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公民认同、职业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概念中。根据《社会科学大词典》,体现为群体中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需要。
(二)民族认同的概念
Nesdale和Mak(2000)认为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等同国家认同,指该民族成员对所处的主权国家的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族群认同,是指一国之内存在多个民族,各个民族成员对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接纳。
孙九霞(2004)则从心理认知上的依附感界定民族认同。我国学者高永久(2005)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一种心理特征,具有较稳定的性质,是该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Helms(2007)认为民族认同只应该考虑对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承诺和参与其民族活动(如宗教)。史慧颖(2007)提出民族认同包括两个层次,即中华民族认同和本民族认同;三个方面,即归属感、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秦向荣、佐斌(2007)运用民族身份知悉程度和接纳的态度定义民族认同。
综合以上学者对民族认同的定义,可见,有些学者在定义中强调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有些强调对民族的归属感、依附和承诺感,有些则强调对民族文化接纳的态度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程度。但是,在这些定义中,研究者倾向于关注少数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态度,缺少对多民族国家中每个成员整个国家的“大民族”认同。在我国,民族不仅包括每一个少数民族,也包括中华民族(费孝通,1989,2000)。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中国人而言,民族认同不仅仅有对自己民族的态度,还有对整个大家庭、大民族“中华民族”的态度。
(三)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密不可分,它是指人类对于文化具有一种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民族从产生到消失,文化贯穿全过程,而且文化认同具有跨种族的特性,所以文化认同的范畴更大(郑晓云,1992)。然而,民族是文化认同的载体和基础;而民族又因为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聚集,文化为民族认同提供基本依据(张艳红,佐斌,2012;崔新建,2004)。文化认同是其他认同的核心。
三、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承担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家长、长辈的言传身教得以实现,家长在日常饮食中从饮食习惯、人生礼仪等方面将宗教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等传递给子女。
学校环境影响大学生民族认同。大学生进入学校后,其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民族认同产生影响。
国家政策是大学生民族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政策是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时的公共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的特殊照顾等。除此之外,国家还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等政策。这些政策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和谐(严宇,2017)。
四、国内民族认同的主要研究对象
2016年之前的10年,据中国心理学民族认同研究对象统计,研究藏族的文献有8篇,回族5篇,维吾尔族2篇,苗族、白族、景颇族、彝族、朝鲜族、土家族、满族、壮族都只有1篇。单独研究某一民族的民族认同文献共有23篇,占检索文献的44%;将两个或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对比研究的有4篇,占检索文献的8%。
研究大都只針对于某单一民族,民族间对比研究较少。且民族认同研究被试较单一,集中于少数民族中学生和大学生,缺乏深入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因此,研究结果推广性存在一定问题。不少研究结果只适用于本民族,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影响研究的生态效度。
五、国内民族认同的研究主题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一方面,民族认同为国家认同奠定基础,个体不仅属于这个少数民族,也一定是该民族所在的国家公民的一员(贺金瑞,燕继荣,2008);另一方面,国家认同在经济、政治方面,为民族认同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民族国家共存亡,但它们又有一定的区别。从定义上看出,认同的对象不同。民族认同的对象是“某个少数民族”,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多个少数民族构成的国家”。从性质上来看,民族认同更多从文化角度考虑,而国家认同更多从政治角度考虑(张艳红,佐斌,2012)。
(二)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
不少研究者将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一起研究,较多集中在自尊、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这几个方面。国外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与自尊联系紧密, 民族认同预测自尊(Umana-Taylor,Updegraff,2007),国内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国外研究结果一致(梁进龙,高承海,万明钢,2010;刘建红,张京,2008;赵燕,韦磐石,2012)。
高民族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歧视带来的伤害。另有研究发现,民族认同可以提升总体的快乐感和幸福感(Rival-Drake,Hughes&Way,2008),提高心理疾病的恢复能力(Stojek,Fishe,Collins,2010)。可以通过加强民族认同感来提高少数民族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李纯丽,刘桂芝,2014)。
付海东(2015)发现那些既不被主流文化接纳且又不想认同本民族文化的人群,在人际关系中心理问题风险增高。民族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自我认同调节两者水平 (李明,梅冬梅,何吴明,2017)。
(三)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高承海等(2011)研究发现民族认同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多采取分离文化适应策略。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中采取哪种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因素。范梨新(2012)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要运用同化策略,整合策略使用最少。傅蕴男(2014)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的三个维度(文化分离、文化同化、文化整合)显著相关。积极的民族认同对环境满意度有良好的正向预测效果,民族认同感与文化适应呈正相关(张小龙,2016)。
六、研究展望
心理学领域对于民族认同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单一,内容局限。未来研究应拓展研究对象,融入更多地域文化特色,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将心理学研究和其他應用学科相结合,将民族认同研究和社会发展问题相结合,与国家政治、民族政策等现实问题相联系,进一步推进国内民族认同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宇.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J].民族论坛,2017(02):22-28.
[2]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J].湖北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37-41,155.
[3]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高承海, 安洁, 万明钢.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5):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