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逝世: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2019-04-26 06:27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于敏两弹一星氢弹

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还是在2015年1月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亲自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就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大场合,因为此前的几十年里,他一直都是隐姓埋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1965年,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轰鸣声响彻地球。那一年,于敏不过41岁。41岁的年轻人,并没有立即收到来自全中国的鲜花或掌声。相反,外界并不知晓谁是中国氢弹背后的英雄,更不知道于敏是何许人也。

时隔多年,于敏华发稀疏,当他再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这样的肺腑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等曾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于敏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那些日子,于敏会常常想起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1984年冬天,于敏在西北高原试验场进行核武器试验。当时,屋外屋外都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于敏带领大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

最終,试验成功,为中国掌握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基础。也是在这段时间,他曾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中央果断决策,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中国提升核武器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说。

他的一生保持着谦逊,直到去世,于家客厅里都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热议锐评: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漫漫征途中,于敏致力于原子弹和氢弹研究的攻坚克难,一生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敏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更是一面光彩照人的镜子,他默默无闻追求科学辉煌的人生经历昭示我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勇于牺牲奉献的理想信念,永远不能变。

素材运用:秘密;名字;民族脊梁;淡泊明志;奉献……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网)

猜你喜欢
于敏两弹一星氢弹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