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摘要:本文通过从传统“坐场书”到“走场书”的演变,分析了陕北说书的“舞台化”发展,首先搭建了表演舞台,使说唱艺术更具有形式感;其次增加了表演人数,由单人说唱变为了一人主说,其他人迎合的形式;然后丰富了伴奏乐器,增加了扮演角色的服装道具,通过乔装打扮,贴近故事人物,为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此外,对书词内容也做出了改变,在故事主題之外,增加了大量艺人的“戏言”,使听众不由自主的跟随艺术的节奏,是说书艺人吸引听众注意的一种手段。同时分析了网络直播时代的陕北说书,并阐述了娱乐性质下,陕北说书说唱内容简短化、审美趣味媚俗化的特征。
关键词:陕北说书;舞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140-02
一、从“坐场书”到“走场书”
陕北说书刚开始是由出身苦寒低贱的盲艺人进行表演,其传承方式是由师徒之间口耳相传,且当时明眼人不能涉足说唱,一是因为不能夺了盲人的生意,二是因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项低贱的营生。到了上世纪70年代,陕北说书队伍加入了非盲人,同时改变了传统坐唱的表演形式,逐渐向舞台化表演形式发展。在此期间,陕北说书史上出现了一场变革,此次变革以张俊功为代表,改造了陕北说书的内容和腔调,将传统“坐场书”的表演形式转变为了“走场书”。“坐场书”是以三弦琵琶或曲项琵琶为伴奏乐器,其表演方式是一人怀抱乐器边弹边唱。而“走场书”是由多人合作表演,且有男有女,在表演时是一人主说,其他人进行应和、对答或接唱,同时根据剧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使得表演具有直观化、形象化、戏剧化的特征,能增加表演的趣味性。主说者可坐可站立,也可随意走动,手上拿着剧情所需要的道具,模仿剧情中的动作、表情等,通过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和精彩的内容,引起观众的兴趣。
此外,与“坐场书”相比,“走场书”在伴奏乐器上也有改变。除三弦、琵琶、蚱板、甩板等,又增加了二胡、板胡、电子琴、扬琴、手锣等伴奏乐器。陕北说书表演形式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从单一坐唱到演、唱并重的变化,不仅符合大众审美情趣,更推动力陕北说书艺术的发展,同时为舞台化表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陕北说书的“舞台化”发展
一种文化的长久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新认识和新突破。陕北说书“舞台化”发展是时代变革下的新方向,也是无数人对文化的创新和传承。陕北说书经过千年的沉淀和洗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陕北说书艺术的千年传承中,韩起祥老先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他是陕北说书的创始人,对说书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976年延安曲艺馆正式成立,之后,韩起祥老先生招收了大批女学员进入曲艺馆,开辟了女人进入陕北说书人的先例。至1986年,韩起祥表演的《看大桥》、《翻身记》等多个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获得奖项,推动了陕北说书在全国的发展。由于韩起祥老先生坚持为人民说唱,并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被毛主席赞誉为伟大的“三弦战士”,并赠送了一把三弦琴,至今己成为文物被保留在延安曲艺馆内。
此外,陕北说书艺术经过张俊功的改革,讲究舞台风度,增加了肢体和表情表演,规范了身法、步、眼、手等要求,具有戏剧表演的味道。同时,不同人物角色之间相互酬唱应答,具有明确的分工。
新时期,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娱乐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严重影响了陕北说书艺术及其它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而创新是陕北说书艺术的一条重要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陕北说书内容上具有新颖的形式和鲜明的主题;在语言上,说书艺人将陕北方言改为陕北味普通话,扩大了观众范围,也提高了民众接受度,不仅对艺术进行了创新,也有利于陕北说书艺术的传播;此外,曲调上也做出了改变,融合了秦腔、道情、眉户等音乐元素,将不同流派唱腔结合,使陕北说书更加丰富且特色鲜明。
陕北说书艺人为迎合时代发展,将说书变成了近似于唱戏的表演形式,对说书艺术做出了巨大改变。在说书过程中,艺人通过灵活的肢体、夸张的形态、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完整展示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实现了舞台化听觉与视觉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演出效果。
在2006年5月,陕北说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加强了对陕北说书的发掘和保护,国内学术界也不断深入研究陕北说书艺术。同时,通过交流、学习、汇演、竞赛等形式,使陕北说书艺术走上了国家级舞台,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说书艺术,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2017年5月23日,榆林、西安、延安三地举办了第三届陕北说书大赛,此次大赛规模宏大,由陕西省曲艺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陕西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共同举办。参演人员涵盖老、中、青、少四代人,竞赛时间到九月下旬,时间跨度极长,是陕北说书近年来的一次盛事。
此外,陕北说书常常出现在各种电视综艺节目、文艺晚会演出中,但由于是以娱乐为主,具有演唱通俗化、过程舞蹈化等特点。这种表演形式,虽然迎合了时代发展,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但将民间艺术和地域民俗文化分离开了,因此,在推广说书艺术时,要注意陕北说书“舞台化”表演方式,避免传统民俗文化的丢失。陕北说书“舞台化”的兴起,改变了民俗文化特征,使其具有娱乐性和消费性,同时,改变了说书的演出场所,使其成为一种单纯的舞台表演形式。此外,现代陕北说书艺术表现形式在单纯说唱中融入了戏剧表演,并且加入地方民族艺术文化的特征,使陕北说书受到全民族的热爱,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网络直播时代的陕北说书
近几年网络直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不出门也能“看尽天下事”。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总结报道,截至2017年6月,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直播的用户约有3.4亿人次。由于网络直播具有社交性、实时性、赢利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被用户广为推崇,使得网络直播行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市场。
现如今,观看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作为一种消费文化,直播不限人员、不限题材,除低俗、不利于社会和谐等内容之外皆可播,民间艺术更是非常受欢迎。2017年,陕北说书艺人也加入了网络直播行列,说书艺人入驻直播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让民间传统艺术被大众所熟知,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在网络直播下,陕北说书艺术具有说唱内容简短化的特征。传统陕北说书以长篇大书为主,内容较多,篇幅巨大,往往一部书需要连演数十场方能完成,对艺人和观众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具有娱乐性质的艺术,也具有审美趣味媚俗化的特征。有些艺人在说唱过程中加入低俗的语言,以获得听众的关注,还有些陕北说书割裂了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对说书艺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四、结语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陕北说书“舞台化”的变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说书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盲人谋生的手段到非盲人的加入,从单人说唱到多人合作表演,从舞台到网络直播,从地方到世界,陕北说书艺术进行了巨大的改变,实现了对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