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玲
【摘要】本文论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德育改革的必然性以及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德育工作;强化历史熏陶,突出榜样作用;构建“三位一体”,形成协同机制;开展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等德育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德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070-02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要求,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新模式。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校教育,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掌握相关的技能。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对德育的重视,有利于德育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教育领域“重智轻德”的现状产生冲击。德育目标的最终落实,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息息相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谈谈小学德育工作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谈德育改革的必然性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在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直到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被明确提出,更加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人的发展,能力固然重要,但品格也不容忽视,因为一个人没有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是危险的。因此,应让能力与品格二者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再从大的层面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综上所述,国家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对学生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重视学生学业成绩,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忽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良好品德的培育。第二,德育工作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明确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因此德育工作各阶段未能形成有效的连接。第三,没有将德育工作当成常态工作,实施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第四,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还是学校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社会参与德育工作的比率较低,从而未能很好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育人方面的合作。
三、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德育的策略
(一)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德育工作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学会“健康生活”和具有强大的“责任担当”意识,在这三大素养的指引下,我们需要时刻注重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营造品德培育情境的真实性,让一些原本在学生看来高深莫测的知识慢慢渗透到他们的心里。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挖掘本土资源,开发、优化德育资源。例如北海最具当地乡土风情的民俗文化是疍家文化,那么就可以以疍家文化为依托,结合课程开发、设计与疍家文化相关的德育活动。我校在每周一节的传统文化课程,安排了《疍家风情》的课程内容,包括了解疍家的历史演变、疍家文化的本质、疍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及疍家的饮食、疍家的服饰、疍家的建筑、疍家的娱乐等。在实施该课程时,我校学生以学习疍家文化为契机,不仅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家乡、感受家乡,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家乡千百年来的海洋先民们创造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再如,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魅力,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2018年9月,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苏老师将戏曲带进了我校。苏老师给我校师生讲授了“皮影戏”课程,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了皮影戏的历史起源、皮影戏的制作过程、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等内容,让我校师生近距离感受了戏曲的魅力,进一步了解皮影戏及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国粹精华的愿望也因此在师生心中萌芽。通过开展类似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逐渐培育起来。既能让学生修身养性,同时又能将我国的戏曲文化弘扬并传承下去。简言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根与魂,通过挖掘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与本土资源,融入德育工作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强化历史熏陶,突出榜样作用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孕育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国家杰出人物对民族的发展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而,德育工作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榜样学习”活动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汲取到许多精神力量,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感人的事迹,这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继承革命英烈的优良作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再如,我校突出以“身边事教身边人”教育理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取材于我市电建边防派出所原所长骆春伟真实事迹的电影《骆春伟》,传播身边英雄在带队处置码头渔船火灾时不幸壮烈牺牲的故事,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还是组织学生观看英雄事迹的电影,善于抓住每一次品德教育的機会,把这些正能量的人物故事融入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对于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动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三)构建“三位一体”,形成协同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本人等六位雕塑家共同努力。由此可见,一个儿童的成长是需要多方协作的。核心素养已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些品格、能力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呢?我们认为学校在育人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当最大程度地争取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积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大德育”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的协同机制。例如北海市合浦县有汉文化博物馆,学校可以先与汉文化博物馆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再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去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回归家庭时,家长可以借此次参观,与孩子交流、分享感受,并趁机向孩子科普相关的汉文化知识。通过家长的协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家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国家认同。类似这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育人的活动应当积极开展,而且不单是家庭或与教育相关的文化单位要对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全社会都有责任配合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
近年来,国家对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这与核心素养倡导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学会健康生活、具有责任担当的公民是不一致的。实践育人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学校的德育目标,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落实。社区是学生体验社会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实践工作一个重要的场所。学校可以借助社区的资源,把学生带到社区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并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其他良好的品格。如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美化社区、为社区的居民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或者社区慰问孤寡老人,能教育学生有感恩之心,懂得孝亲敬长。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而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习得知识,获得道德体验,最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从而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总而言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这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路径,勇于改革创新,深入实践,才能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3]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4]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5]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6]吕玉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J].人民教育,2017(18)
[7]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J].学周刊,2018(1)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乡村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研究(以北海市海城区为例)”(立项編号:2017B035)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