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冬
【摘要】本文基于南宁市兴宁区基础教育的现状,论述新建中小学在创建过程中如何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借鉴香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在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上进行规范、科学、高效的有机整体架构,走上“规划式”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香港教育 南宁市兴宁区 基础教育 新建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A-0012-03
2018年11月,笔者通过参加南宁市偏远地区初中校长、教师香港学习班,对香港中小学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南宁市兴宁区基础教育的实际,发现两地基础教育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难题。笔者根据在港期间的所见所闻,尝试着从点、线、面来探讨邕、港两地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借鉴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特别是香港教育对南宁市兴宁区新建中小学的办学启示。
一、布“点”:找准区域文化定位,深挖根源理念尽显
一所是历经82年风雨沧桑,全香港唯一以儒家学说为办学宗旨的中英文直资学校,孔圣讲堂为其前身;一所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位于南宁百年商埠老街,新会书院曾是该校的一部分:这就是具有相似地域特征和悠久办学历史的香港孔圣堂中学和广西南宁市解放路小学。
南宁市解放路小学是一所致力于传承南宁传统文化品牌的特色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条件,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学校特色品牌,结合南宁市兴宁区“品学兴宁”教育品牌,重点突出“和合文化”办学特色,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师生感受老南宁传统习俗文化,增强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师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孔圣堂中学以弘扬儒家思想为本,建立以孝道为主体的价值观和以仁义为支柱的道德观,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关注学生的完整人格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内省能力及责任心。
现在的香港孔圣堂中学并不因坐拥“唯一”而一成不变,已经在践行“融汇东西文化的国际交流体验计划”“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体验”“坚持中国传统,融合东西方”“跨越古今,连接中西教学优点”的教育理念,实实在在地响应了这所学校在其宣传手册上的那句话——“当西方文化遇上东方道德的孔圣堂中学”。
这样的发展路径对南宁市解放路小学来说是个很好的启示。带上悠久的办学历史,搭乘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学校未来建设必然大有作为。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南宁市定位为面向东盟的核心城市,支持建成特大城市和边境国际城市。一路走来栉风沐雨,解放路小学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未来,解放路小学会继续扎根乡土,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和合融通、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紧随南宁市持续拓展的“一带一路”国际友好城市“朋友圈”,继续发扬邕剧、南宁民谣、剪纸等已在校园焕发勃勃生机的非遗项目,依托南宁市“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力争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校。
二、连“线”:勾勒学校发展路线,系统推动教育变革
香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管理没有过多的干预,真正体现了专家办学、行家办学的思想,校长每年都会组织各方力量一起制订学校发展计划。南宁市兴宁区是广西第一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13个县(市、区)之一,在2017年前后就在广西教育学院陈向阳教授的主持下,组织多所中小学开展“育品行动”,以期通过专家引领培育一批品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初级中学的SDP(学校发展规划)项目与香港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的《学校发展计划》(2018—2021)在技术上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在内容设置上也有相似的地方。
香港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在《学校发展计划》(2018—2021)中明确提出学校的抱负和使命是“贯彻‘尊仁济世精神,提供优质全人教育,培育学生成为国家栋梁”,办学目标为“我们是一所学习型组织,致力于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愉快学习,经历成功,发展潜能,成为懂得学习、懂得思考、关怀社群的个体”,并对此进行了“强项、弱点、契机、危机”分析。虽然该计划的篇幅不长,但结合其设置的学校发展计划的具体内容來分析,句句直击重难点,并在关注事项、目标、时间表和策略大纲等列项上得以体现,基本说明了其所推崇的“核心价值教育”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是如何开展的。
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初级中学的《幸福教育主题建设》历经五稿方才初步定型,采用SWOT分析法,对学校“幸福人生,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及构建“慧知慧行”课程体系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内容详尽,条理清晰,基本说清了如何架构幸福教育育人目标框架,系统、全面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最终实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持续提升、丰富办学内涵、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港学习期间,香港的学校给笔者的深刻印象是一旦确立了办学思路,就不会因为其他要素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香港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长期落实《学校发展计划》(2018—2021),陆续找到了“专业教学团队”所需达到的三个教学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两文三语”教育以及“交流生计划”等具体的特色品牌发展方向。
这样的线性规划启示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合理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统筹规划,求得最佳效益。目前,兴宁区新建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成熟,还需要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加强调研。南宁市兴宁区第一初级中学也是如此,当有一天真正地让“幸福”摩天轮转起来的时候,也就真正体现了“品学共融”的核心理念,真正站稳了脚跟。
三、铺“面”:协同展现新形象,规划振兴新格局
笔者在此次访港学习期间,发现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和香港风采中学在面上的突出特征是多元化、国际化,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
(一)多元学习,各展所长
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在描述其“学校使命”时写道:本校秉承保良局之办学优良传统,以“爱敬勤诚”为校训,所提供的多元化教学活动,除了充实学生知识,训练其技能及锻炼其体格,我们更着力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高雅的情操、独立的思考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广阔的视野。香港保良局志豪各学科都体现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的理念,比如小学数学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包括实物操作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在生活应用上的数感。在此基础上,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数学科教师会在二、三年级中挑选数学科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数一数二”学会的成员,让学生从小便有机会接受正规课堂以外的系统训练,表现出色的学生将会被挑选成为本校数学校队队员,他们从四年级开始均会接受进一步的质优培训,深入了解多个不同的数学主题,从而诱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探究精神。这样的平等教育与精英培训相结合的学科多元课程设置,在香港的《数学课程指引》里“照顾差异”上有明确说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香港地区的课堂实施分层教学,也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教学,以便使每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在实施过程中的这些做法比较符合内地的情况,有一定借鉴意义。
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重视学生的品格发展,强调培育学生“德智体群美”五育,使其能不断自学、思考、探索,最终令他们具备自信、合群及互助互爱的精神。本着培育优秀人才的理念,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让学生在有爱、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健康成长,设置不同的平台,给每名学生发挥所长的机会。志豪小学开展“全人教育”,举办多元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长他们的见识及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协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让他们凭着坚毅和勇敢,自信地面对成长路上的各种挑战。
南宁市中兴小学教育集团有着相较于香港保良局志豪小学更大的责任担当。2015年9月,南宁市兴宁区四塘小学划归该校管理,该校成为南宁市兴宁区规模最大的教育集团。自此,该校就一直探索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质量提升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理清了集团“12345”的办学思路,展现了学校新思想、新空间、新高度,凸显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目标就是要办成一所“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集团校。在课程统整过程中,中兴小学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在城市学校和乡镇分校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成国家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微笑课堂”,设置专门的“融合课程教室”,拆掉讲台,创建多元学习的舒适环境,尝试开展多元“融合课程”。
(二)文化交融,开展国际化办学
在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南宁市作为面向东盟的核心城市,对外教育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如何有效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也就显得日益紧迫。南宁市兴宁区一些小学位于老城区,文化底蕴较为丰厚,随时可以承接对外交流活动;然而中学由于大多地处乡镇,人员结构相对单一,能力有限,近年来的发展还未达到面向国际的需要。可喜的是,未来两年将有几所新建中学落成,只要定位准确,应能补齐短板。
香港的基础教育呈现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积累了国际化的办学经验,香港风采中学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纵观其发展历史,该校自2002年建校以来,经过前后三任校长的薪火相传,特色教学得以延续和发展,逐渐彰显出一所名校所应具备的特质。这对南宁市兴宁区未来几所新建中学的国际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要有国际教育理论支撑的教育理念。香港基础教育的名校往往都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支撑学校发展,比如香港风采中学以“品学共融”为办学宗旨,具体内容包括风采品德教育(七大核心理念)、“两文三语”、正向教育、学生为本等。其中风采品德教育(七大核心理念)源于美国教育博士米歇尔·博芭所著的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MQ):教孩子正确行事的七大美德》,该校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度的实践,实现了国际化理论与香港教育实践的对接。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环境与内地有很大区别,兴宁区新建学校在教育理念的选择上还须以教育部的方针为导向,适当参考不同地域的互通之处,结合本校发展愿景进行归纳总结、广泛征询意见,以起到引领作用。
其次,要有国际竞争力的育人目标。香港政府提出“香港的教育素质要比拟国际水平”,并确立21世纪香港教育的整体目标,香港风采中学在此指引下,所提出的育人目标也呈现了国际化的面貌。香港风采中学提出的育人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为“根植香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儒雅之人,要培养新一代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及高度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建学校拟定育人目标的根本依据,新建学校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这个根本,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
再次,要有國际视野的校长。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学养校长可以引领国际化办学方向,香港基础教育名校的校长大多学养深厚,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部分有留学背景,有些还是地方的名家、专家。香港风采中学原校长何汉权先生,是香港著名的教育专家,具有学士、硕士文凭,被授予特区政府荣誉勋章(MH),同时是教育评议会主席,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电台节目顾问,香港大学中史研究硕士同学会会长,《信报》及《星岛日报》教育专栏作家。
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在人才选拔方式上大胆创新,紧跟发达地区的发展思路,按照本地教育的发展要求,陆续通过“寻找下一位校长”活动、“卓越校长”项目培训等方式,选拔、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担当的校长储备人材。
第四,要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香港风采中学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有效学习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委员会来具体落实。有效学习委员会统筹学校学与教的事宜,成员包括学务、教务、图书馆、艺术教育、资讯科技、校园发展及各科目主任等;学生成长委员会统筹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德育、训导、聊课活动、生涯辅导等。
兴宁区新建学校在招聘教职人员时,可适当提高留学人员,985、211学校毕业生,部属免费师范生的招聘比例。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先进办学的保证。
最后,要有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学校在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至关重要。比如近年来香港各校普遍开设的STEAM(A)教育循环,就是对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实践,深圳部分学校也开始引进和实践;不少学校在推行“两文三语”教学之外还适当增加学习其他语言的课程设置。开放的课程观和对语言课程的重视,为香港的国际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
在这方面,南宁市兴宁区新建中学在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的前提下,可尝试在人工智能和东盟国家语言教学上设置校本课程,以适应南宁市发展的人才需要。
香港教育能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与它的地域特征是分不开的,更关键的是各级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自己的学校成为香港、全国乃至国际公认的一流学校。笔者到港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受到的思维冲击却不小,深刻地认识到应该认真地看待内地教育与香港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发挥我们的长处,学习和借鉴香港教育的有益做法,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