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丽 刘俊涛 于兴业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问题,目前已在社会达成共识。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多,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孵化跨入“新阶段”。但发展中,课程体系建设定位不清、与专业教育分离、内容与实际脱节等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文章通过建立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嵌入,“覆盖全体、分类培养、实践为主、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由“参与到合作”课程体系新模式转型,实现 “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化”,为解决高校人才供给侧与产业人才需求侧结构性矛盾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课程体系;核心问题;课程模式转型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1997年清华大学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被确认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点,历经高校自发探索(1997-200204)、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多元探索(200204-201004)、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全面推进(201004-201505)、国家统一领导深入推进(201505至今)[1]四个阶段,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积极回应。2015年至今,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主要任务,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建立指明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解决高校人才供给侧与产业人才需求侧结构性矛盾。
政策推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2],随之课程“短板”也逐步凸显,建设中仍存在定位不清、与专业教育分离、内容与实际脱节等核心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建设需社会资源引入等多因素支撑,通过第一课堂显性课程“融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深度,第二课堂隐性课程“嵌入”拓宽育人广度。建设“合作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对大学有较高期望的同时,不强调谁是主体。政府、产业、大学均可以是创新主体和组织者[3],企业可通过企业性大学成为教育者,大学可以将知识资本化和技术产业化,从而成为创业型大学,实现 “参与到合作”模式转型,培养产业与社会所需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
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载体在课程。实践发展中,形成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四川大学“323+X”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中,武汉理工大学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创业管理硕士学位,浙江大学设置创业博士点,吉林大学设置创业教育学博士等。以上实践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完善提供大量有益探索。但受地域空间、资源匹配、高校层级等因素影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系列问题。
(一)意识提升但定位不清
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高校管理者。管理者意识的转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激活”作用,意识到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授、技术开发主体而且是 “知识资本化、技术产业化”主体。二是高校一线教师。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的“主体”。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之初,一线教师对其存在较大质疑:创新创业是否可教?经实践,了解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后,部分专业教师开始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三是高校学生。学生层面量化表现在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社团(协会)人数增加、竞赛数量(质量)的显著提升。但创新创业课程定位不清,集中表现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属性定位模糊。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独立学科,而是将其下设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下。教学层面及人才培养规划上,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按照学科思路予以规划。二是课程目标与规划不清晰。教育(课程)起始目标是“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课程设置目标是满足学生“有用性”需求。课程设置在通识(公共)选修课模块中,以零散网络课程为主,创新创业课程尚未纳入教学计划。[4]
(二)体系初建但与专业分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清华大学开设的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发展依赖于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的牵引。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较早关注并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尤其是2017年1月、7月认定的200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已形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部分高校已建立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5]但创新创业课程在发展中与专业课程分离,表现为:一是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分化严重,专业课程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创业课程注重学生创业知识、基本技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6]二是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独立性与随意性大。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必修课)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中[7],其他创新创业课程则以通识选修课形式呈现[8],学校通过慕课、网络课程或自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零散性教育教学。三是创新创业课程缺少系统设计与规划。开设课程由国外大学引入商业培训课程,依托创业大赛、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课程,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缺乏整体规划。[9]
·课程与教学·融入与嵌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式转型
(三)数量增加但与实际脱节
截至2017年7月,国内开设超过23万门创业教育课程,组织编写出版创新创业教育教材近3000本,专职教师数逾26万名,兼职导师数超过76万名,近500所高校设置了创新创业学院。[10]以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为关键词在智慧树(24门)、超星爾雅(18门)、中国大学MOOC(35门)、爱课程(48门)、学堂在线(40门)等课程平台粗略查找相应在线式、混合式课程165门,建设与开课时间主要集中于2015-2018年。但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一是课程内容缺少实践引导。高校创新创业必修课,如《创业基础》授课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局限于书本创业知识,缺少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创业训练等实战指导[11],课程易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性低,课程效果差[12]。二是课程建设无层次。学校课程“供给侧”与学生课程“需求侧”之间存在错位。高校课程开设以基础类、普及类大班课程为主,缺少提升类、实际操作与指导类小班个性化需求课程。课程实践主要以创业竞赛、讲座为主,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13]
三、融入与嵌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第一,总体目标——开拓型人才培养。课程作为教育实施载体,课程定位、内容设置、教学教法等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值教育,而不是新增教育。[14]创业教育不能以追求功利为目的,而应为青年学生注入创业的“遗传代码”[15],其存在不仅是为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创业素质和潜能的开拓型人才。开拓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中需兼顾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知识内化养成、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等。以开拓性人才具备的特征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创新和敢于承担,善于吸取和运用新知识、技术、思想和经验,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善于发现和预见,较强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精力充沛和脚踏实地等为课程设置总体目标,注重第一课堂“融入式”显性课程与第二课堂“嵌入式”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交叉”效用的发挥。
第二,基础目标——创新创业意识养成。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创新创业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创业的价值性、重要性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创业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态势。[16]意识及意愿需求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与基础,意识养成及需求对创新创业知识转化、创新创业技能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意识养成目标的实现需要把握好意识的层次性:动机、意愿、兴趣、价值观等。动机和意愿,在兴趣的“发酵”下才可形成意识,意识推进下会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课程的接受,后续是知识内化、技能训练、经验生成及开拓型人才培养。
第三,核心目标——创新创业知识转化及技能养成。知识是创新创业及技能养成的基础。传统意义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的公共知识,而与创新创业直接相关的通常是缄默知识。[17]缄默知识是指不可系统表达和言传的知识。[18]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兼顾“广谱式”教育的同时,还需注重丰富学生公共知识、个人化体现的缄默知识,促进创新创业知识内化。创新创业技能是意识提升、知识内化后的实践操作层面的表达。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既要为学生搭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内化,还需通过实践引导、锻炼及素质的提升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实现其核心目标。
(二)原则
第一,覆盖全体,分类培养原则。创新创业教育非少数人教育,更不是面向工程、艺术、科技等专业的“精英教育”,而是普遍培养和提高所有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广谱式”教育,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19]实践中,课程体系建设不只针对经、管、商、法学院及预创办企业或参与竞赛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种下创新创业种子”,培养学生 “创新创业DNA”。由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将“广谱式”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融入教育,又要包括创新创业知识内化、模拟演练、实践操作等具有创新创业特质及培养特色的项目化实践性专门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挖掘和充实 “第一课堂”显性课程与“第二课堂”隐性课程教育资源,满足“分阶段、分层次”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实现“课内课外相衔接、教育实践一体化”培养。
第二,实践为主,开放协同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20]与专业教育相比,其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更强调实践特性。为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模拟训练课程、实践操作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室—教师—学生”理论讲授模式,而是注重课程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均为“教室”,“行业从业人员、行业创业者”均为“教师”,考评无标准答案。实践教学类课程可通过小组完成计划任务、创新创意作品、商业调研、创业计划或更接近于市场运作的创业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中需遵循开放协同原则,充分汇聚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体现在,高校不是创新创业课程“唯一”建设者,需引入行业企业资源,借鉴美欧国家教育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广泛聯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 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系统[21],欧盟高校则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合力[22],实现课程建设 “封闭—开放”转换。
四、融入与嵌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转型与实施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转型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转型,重点是课程建设主体实现“参与到合作”的转变。目前,“参与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主体间关系如图1所示。课程建设以高校为主导,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育形式由高校决定,政府、企业、其他组织在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中处于边缘且被弱化的地位。课程体系建设及运行处于封闭的环境,外部资源对高校教育教学及课程建设支撑较少。“合作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合作主体间关系如图2所示。参考欧美国家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模式,课程建设中高校仍发挥主体力量,但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及利益群体均是课程建设合作者。如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已形成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众利益等不同类型利益群体间的互动合作网络,强调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的互动关系网络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23]“合作式”课程体系建设以“课程”为载体,打通高校与外部联接通道,促进“开放办学”、“开放教育”协同育人生态的形成,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路径
融入与嵌入: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施路径主要为“第一课堂”显性课程融入、“第二课堂”隐性课程嵌入,通过“融入与嵌入”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发挥并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效果。具体实施路径见图3。
1.“第一课堂”显性课程融入。
“第一课堂”显性课程主要是指被学校列入教学计划,有明确教学任务与安排的课程。“第一课堂”显性课程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如,创新基础、创业基础等课程,开展知识普及、创新创业意识启蒙教育。第二,选修课程。如学校自主开发或通过MOOC课程的引入,开设创新管理、新技术创业、创办新企业、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工程实践等创新创业、学科交叉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第三,融入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是应用面最广、最主要的方法。国外高校很早就关注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入与开发问题。如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并开发设计了 “音乐创业与营销”“音乐创业导引”课程,主要讲授和梳理关于音乐类企业的创新、创业、管理和营销等[24]。第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精英班。按照分类培养原则,针对有创新创业“深层次”需求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精英班,将理论学习、项目训练、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如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温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3+1”创业精英班,温州医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创业精英班等。第五,双学位课程。创新创业双学位与其他专业双学位存在的主要区别是注重学科交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思维及创业意识、能力培养,体现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与开放性特征。如北京大学创新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天津大学创新创业双学位、武汉理工大学创业管理双学位等。第六,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按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放协同”建设原则,课程建设需打破主体界限、地域界限,汇聚资源,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如清华大学与全球2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GIX 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全球创新学院,发挥其国际化、项目化、融合化特色,建立多元资源深度融合机制。浙江大学GEP全球创业管理项目、GMSCM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硕士项目、STEP全球成功跨代创业等项目,形成跨学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到孵化全环节实训,培育具有战略性和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
2.“第二课堂”隐性课程嵌入。
“第二课堂”隐性课程主要指未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没有明确规定,具有潜在性、广泛性、独特性育人效果的,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制度、榜样等形式表现,对学生品格培养、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具有明显效用的课程。“第二课堂”隐性课程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补充与关键。可通过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论坛、工作坊等。首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已成为各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的“主力”。其次,创新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包罗万象的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只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载体,绝不可也不能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但竞赛具备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培养学生掌握创新过程和基本方法[25]的能力。尤其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推进作用。再次,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论坛、工作坊、社团。郑刚、梅景瑶、何晓斌通过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创业社团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分析发现,近2/3的学生未参与创业课程学习,超过1/2的学生没有听过创业讲座,超过2/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竞赛,近4/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类社团。[26]这说明目前,高校创业讲座、沙龙、论坛、工作坊、社团在高校普及度不高,同时也说明相应创业活动质量未达到或满足学生需求。该研究还发现,创业讲座和创业课程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做出系统性规划,对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设计有重要作用。第二,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及校友文化挖掘。校友文化是一种基于学缘关系的共同体文化[27],是世界一流大学创生与发展的重要“助力器”[28],创建并有效运作培育校友文化对于激发在校师生共创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熟悉的成功创业校友典型,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对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效果,参加实训、实战演练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学校整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9]
參考文献:
[1]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2):30-38+113.
[2][10]教育部.高等教育新变化三高、三新、两加强”[EB/OL].(2017-09-29)[2018-08-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28/mtbd/201709/t20170929_315706.html.
[3]徐辉,王正青.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内涵、层次与大学的变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5-119.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4):105-109.
[5]程利敏,陈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宏观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15-118.
[6][11][13]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150.
[7][12]柳亮.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7):57-60.
[8]朱晓东,顾榕蓉,吴立保.基于CDIO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18(2):77-80.
[9]茹宁,沈亚平.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设计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3(7):42-45.
[14]滕智源.“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7(6):84-87.
[15]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94+90.
[16][17]李亚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83-87.
[18]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16-20.
[19]王占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创新[N].光明日报,2016-02-04.
[20]杨雪梅.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应处理好六大关系[N].光明日报,2016-02-10.
[21]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22]梅伟惠.欧盟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9):77-81.
[23]Czuchry A,Yasin M,Gonzales M.Effective Entrepreneur Education:A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J].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iton,2004(2):39-56.
[24]Courses of Graduate Catalog i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EB/OL].[2018-09-11].http://catalog.unt.edu/catalog/grad/music.htmmugc.
[25]周频.“挑战杯”竞赛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7-68.
[26]郑刚,梅景瑶,何晓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究竟有多大影响——基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企业的实证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72-77.
[27]顾建民,罗志敏.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的阐释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8):15-22.
[28]顾建民,罗志敏.美国一流大学校友文化特色摭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79-84.
[29]戴裕崴,等.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70-73.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