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建 蕊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而且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他的性格也不断变化。目前,关于孙悟空的人物性格的发展演变,学术界对其关注并不是很多,概而言之,时彦前贤涉及其性格变迁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明中后期心学思想的反映,其大闹天宫、被压于五行山和西天取经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1]166;第二种观点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融合了明代中后期新兴市民阶层意识的产物,认为前期的孙悟空,“其智其力都还不足以战胜全部封建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所形成的‘庞然大物’”,后期的孙悟空虽采取让步和妥协,但是其目的是“为了继续开辟前进的道路,荡涤一切束缚自由与解放的邪恶势力”[2]80;第三种观点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孙悟空生来就是自由的……后来他虽被迫做了唐僧的徒弟,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可他追求自由、捍卫自我尊严的性格并没有变”[3]161。虽然明代中后期产生的“心学”思想是建立在对于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但从这个角度来阐释孙悟空的形象演变仅仅是着眼于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本文则是从追溯源头的角度,侧重从原始道家和儒家思想深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变迁。孙悟空的性格变迁集中体现在小说的前十四回,其后的八十一难,性格变化不大,所以本文以前十四回作为其性格变迁的重点章节来论述。
孙悟空是自然生成的,它无父无母,禀自然之气而生。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孕育孙悟空的石头融合天地自然之精华。“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4] 3。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这块石头的大小尺寸与人们认识的自然界有诸多相似之处。365代表着一年,24代表二十四节气,这些都象征着天地之间永恒的自然规律。其二,孔窍的排序符合九宫八卦的规律,这与中国古人认识的自然与天象的规律相吻合。滋生孙悟空的环境集天地日月之精华与自然之灵气。孙悟空自然成长,最后见风而化。所有这些条件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力的干预。
第二,在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的灵秀生命也必然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所以石猴一出生便“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4]3。这一切都是石猴的本性使然,其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64刚出生的石猴遵循自然本性,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
第三,石猴的生活习性也是自然而然的。石猴“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4]3。其饮食喜好、种族亲疏之别、作息规律等生活习性无不是自然之本性。这与庄子对“至德之世”的描述极具相同之处。《庄子·马蹄》篇描述“至德之世”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小人君子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6]342-344在庄子看来,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便是返璞归真,回归到大自然当中,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这种回归并不是物种的回归,而是精神的回归,即追寻质朴、本真、自然的生活状态。如此,道家的理想生存状态也在孙悟空身上得到了实现。
第四,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也是“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本本真真。在寻找藏身之所,初探水帘洞时,他得到了由普通石猴变为美猴王的契机。众猴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4]4并且是“连呼三声”无人响应。石猴无所畏惧,这时就自告奋勇愿意尝试,最终跳入水帘洞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其他猴子也就愿赌服输。石猴登上猴王之位后,对自己进行了初步的包装,改称自己为“美猴王”。
总而言之,石猴从孕育、出生到成长,到最终变成美猴王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作为“当事人”的石猴,此时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智和欲念,更没有那么多诡诈的心机。顺着自然本性,石猴一步步成长。而这一切,无不出自无知无欲的素朴、无善无恶的原生态,这都与原始道家的自然精神相吻合。
美猴王身居高位,整日逍遥快乐,却忽然为生死之事苦恼。在生死面前的无助,让他非常自卑,这时美猴王最大的追求就是不生不灭。这一点却与庄子的“生死齐一”的思想不同,毕竟美猴王没有那么高的悟性。碰巧有几只见多识广的老猴子出谋划策:“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4]7佛、仙与神圣的存在,给了美猴王更多的野心和信心。于是他毅然决定去海外求仙问道,以求长生不死。在拜师学艺的途中,美猴王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逐渐受到人类的影响。他的“人性”也开始逐渐增强。具体分成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人言行,坚定目标求长生
在人世经过多年的磨难之余,他也看透人世的种种弊端,但他并未改变初衷,始终抱着一颗求道之心。“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4]8此时,名利于美猴王而言,都是虚无之事。即便经历挫折,美猴王仍然没有灰心,直到有一天听到樵夫之歌:“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4] 9美猴王终于时来运转。在樵夫的指引下,美猴王知道了神仙的住处:“此山叫作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4]10-11这一段突出强调一个“心”字。美猴王的修行也不过是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反思与体悟。只要本心不改,大道定然不远。
在这一阶段中,美猴王的内心坚定着出发之前的理想。为此,他模仿和学习人类的言行,虽看透人类诸多的名利世俗之情,却终不改初心。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让他找到了神仙的所在。
第二阶段:拜师菩提,从此得名孙悟空
美猴王在樵夫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菩提祖师的居所。这个时候的美猴王,内心始终秉持着多年心愿终得成的心态,在回答菩提祖师的问话时也老实本分:“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4]12能够分清老实与虚诈,说明美猴王的自然本性逐渐受到人性的影响。《庄子·齐物论》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6]80并且他自觉地以人性之善恶来区别彼此,逐渐远离无知无欲、无善无不善的原始本性。
当他终于见到渴望已久的神仙,其举动是:“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4]12关于美猴王这一系列的言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他采取的方式是人类的跪拜之礼,这也与他多年在人世的游历学习有关。《庄子·人间世》曰:“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6]149习俗常见的礼节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美猴王也逐渐接受儒家提倡的行为方式。二是这句话中所包含的肺腑之情,拳拳之心,完全出自本心,没有半点伪饰。且开头、结尾两句重复,更显其情之真实、深切。此言与此行,足见其求道之决心。
除了朴实赤诚之外,美猴王在很多方面还保持着自然本性。“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4] 13这一点与《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的境界十分类似:“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6]19宠辱于此时的美猴王,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恰好证明,此时的孙悟空还保存着善恶不足以扰乱此心安宁的原始本性,可是后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性的演变,孙悟空却特别容易被言语激怒。
此时孙悟空保持的自然本性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天地生成之天性。“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4]13所谓天地生成就是不知所以然而然。《庄子·秋水》曰:“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6]592没有太多利害的考虑,一切言行都是出自自身最初之本性和婴儿之本然。菩提祖师替孙悟空起名时说:“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4]13《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5]46《庄子》也说:“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6]170与世俗相处,不过是随之而动,没有什么心机和手腕。此时的孙悟空基本上还是保持着自然之本性,不为外物而影响内心。
在这个阶段,美猴王终于见到了神仙,数年的坚持使他喜极而泣。虽然行为上受到人类社会的一些影响,但他仍然保持着本心本性:一如天地之生成,一如婴儿之本性。这一点连菩提祖师也觉得十分难得,暗自欢喜。
第三阶段:开悟大道,终得祖师之秘传
拜入菩提祖师门下之后,孙悟空在二门外修行,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且读书论道。越来越人类生活化的修行,与《大学章句·序》相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7]1这时的修行,虽未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却教会孙悟空人世间的诸多礼节和行为方式,对于孙悟空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孙悟空的灵性自然天成,与一般修行之人终究不同。在听到菩提祖师的讲解时,了悟大道,喜不自胜。“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14。一时竟忘记了礼节,被菩提祖师喊住。也正是这个契机,让菩提祖师对他刮目相看,想要传他法术。几经试探之后,孙悟空都不愿意学习,他仍然坚持最初离开花果山时的愿望:长生不死。他破解了菩提祖师的哑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4]17不管行为上怎么靠近儒家、模仿人类,但从心智上,他还保留着道家守弱不争的特点。《老子》曰:“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5]47昏昏默默,便是孙悟空此时的心境,但这都是为了学得不死之术。
在这一阶段中,孙悟空慢慢修行,逐渐学习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慢慢引起菩提祖师的注意,进而学习菩提祖师的秘术。他的天性既受到原始道家思想的影响,又受到儒家礼仪规范的影响,但仍以道家思想为主,所以才能体悟大道,得祖师之秘传。
第四阶段:肆意无束,被逐下山断恩情
学道之后,孙悟空开始有了物我的概念:“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4]20从本性上说,他的种属是猕猴类,由于经常与人类一起修行,与人类的很多地方相近,但本性却有极大的不同,所以必须修行七十二般变化才能化解。但他混同人我的观念,虽然秉承道家精神,但从世俗利害的角度来说,却惹出不少麻烦。菩提祖师一开始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对于孙悟空所学技艺的评价,大众与孙悟空之间的差异也凸显其价值及认识的不同。大众认为,“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4]21。而孙悟空则是“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亦长生之美”[4]21。大众看的是技能的直接功用,是世俗的,即如《庄子》所谓“洴澼”。而孙悟空看到的却是长生不死,无拘无束。孙悟空此时涉世不深,追求的是长生不死,是精神的自由。
对于孙悟空的卖弄技巧,菩提祖师大加呵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4]22这一段分析,其着眼点还是孙悟空,只是由此想到孙悟空肆意妄为可能带来的极端事件,便心生恐惧和无奈。正如《老子》所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5]89可是对于欲望不断膨胀的孙悟空来说,再多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总之,在“海外求学”的四个阶段中,孙悟空慢慢习惯与人类待在一起,模仿人类的言行举止,学习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自己的灵性、坚定的内心与勤苦的努力,完成最初的长生不死的理想。除了天分极高、本性自然之外,菩提祖师也看到他本性中肆意妄为、无拘无束的一面,遂将他赶下山去,并断绝师徒关系。孙悟空此时虽然学习儒家的礼仪规范,同时积极修炼道术,但随着本领见长,他的心性开始乖离最初的本性。
求道归来后的孙悟空与之前的美猴王相比,随着能力的提升,其欲望也不断膨胀,渐渐背弃曾经求道学道的初始之心。连儒家的礼仪规范、道家的自然本性也慢慢丧失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孙悟空开始重视个人形象,且追求武器枪剑。求道归来之初,孙悟空是这样的:“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足下踏一对乌靴。”[4]24从穿着打扮上,刚回来的孙悟空不那么显眼,更不以服饰自我标榜。但等他打败入侵的敌人,志得意满时,却对披挂行头十分重视,甚至特意跑到龙宫“借”了一身:“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4]32这里的聒噪意思是指“吵闹,打搅”。此时他的性格一改之前的自然朴实,反而心高气傲,十分蛮横。此时的他开始在意自己的外在装扮,更不讲究礼仪、礼法,故而背弃了曾经所学。
第二,他还利用所学之技能,杀人放火,逞凶斗恶。比如杀到入侵者的洞穴,“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随即洞里放起火来,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4]25-26。此外,他还不服冥王管束,强行销毁生死簿。肆意作为,完全没有拘禁。孙悟空自以为修行之后,就可以不服自然的规则,他的欲望也随着能力的提升而迅速膨胀。
第三,孙悟空自我炫耀,虚荣心畸形膨胀。借了金箍棒之后,“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4]33。孙悟空在满山的虎豹狼虫面前耍足了威风,他的虚荣心也在众人的朝拜中与日俱增。同时,他乐于交友,而交友的目的也在于炫鬻所学,逞一时之快活。与儒家追求知交好友、道家讲究莫逆之交迥然不同,孙悟空的交友只为图乐,并自我吹嘘。他“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4]33-34。而《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5]145在道家看来,与禽兽一起和谐生存靠的是自己的德行、最初的赤子本性,而不是孙悟空此时的威名。孙悟空所谓的“英豪”“贤友”结交,不过是互相借助彼此的名声,自吹自擂。这是其人性的畸形发展。
总之,这时的孙悟空,既学会了不死不灭之技能,又兼七十二般变化。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欲望的畸形膨胀。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都开始变得狂傲自负。其实除了人类的影响逐渐使其迷失本性之外,能力的急剧增强,也是他肆意妄为的重要原因。于是,孙悟空开始背离自然本性,背弃菩提祖师的教化,离道家精神和儒家礼仪规范越来越远。
孙悟空惹怒龙王和阴间十代冥王,不但没有得到惩罚,反而被建议上天宫去做官。玉皇大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接受了太白金星的建议:“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4]37在这个建议中,有四点比较重要:一是孙悟空有九窍;二是天地孕育;三是修成仙体;四是有降龙伏虎的能力。因此,玉帝既往不咎,宣他到天宫当官。前三者都是自然本性使然,第四点却是从能力方面进行的考量。
此时的孙悟空表面十分傲慢,关心自己的面子,其实骨子里他是非常自卑的,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这个石猴。“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4]40即便被要求行礼叩见玉皇大帝,最终“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4]41。因为自己曾经的小小成就,在花果山称王称祖,就狂妄自大,真如坐井观天的青蛙一般。同时,这种傲慢又根源于其骨子里的自卑。偶然得知作为花果山的美猴王不可一世的自己,如今不过是天庭中末流或者不入流的养马人,“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4]42,前后的巨大差距让他无地自容,于是大怒而去。此时的孙悟空已经被自负、自满所蒙蔽,逐渐丧失本性之真、本性之朴实、本性之自然,也越来越远离道家的精神,背弃菩提祖师曾经的教化。《老子》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5]28太过于看重外在形象与面子,宠辱之间,如临大敌,都有碍本性之修为。而正确的做法则是“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虽有荣观,燕处超然”[5]69。孙悟空此时已经没有最初超然处之的心态,反而易于被荣辱所掌控。同时,对待大小、贵贱,孙悟空也过于执着,失去了道家“齐万物”“齐物我”的旷达。
回到花果山之后,孙悟空便听从鬼王的建议,从封号上一雪前耻,做了“齐天大圣”。天宫当然不能容忍,所以派天兵天将前来围剿。孙悟空当然也不害怕,与巨灵神大战前告诫他:“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4]44-45这里,孙悟空提出玉帝失礼在前——“轻贤”。既然如此,那孙悟空就可以坐地起价,如果不封“齐天大圣”,那就打上凌霄宝殿。这时,孙悟空的斗争也慢慢有了策略。先是文斗,不行再打,孙悟空的人性特点越来越鲜明。最后,当然是打得赢才能谈判,仍旧是太白金星来劝谏玉皇大帝,只是给予他名位,“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4]48。天界的出发点便是看到孙悟空的心性,于是顺着他的要求,满足他的虚荣心。只封官爵,不让管事。在设置府衙的时候,天宫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4]49总体来说,还是恩赏多而劝谏少,况且孙悟空根本不在乎“安静”“宁神”两个部门的职责,他只图自己的名声和面子而已。“安”“宁”是道家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修炼方式,讲究修养本性;同时,“静”的状态以及“神”的概念也都是道家思想修炼的核心,在菩提祖师那里也曾提及。只是此时的孙悟空,再也领会不到道家思想的价值,一味逞性而为。
在这一时期,孙悟空不费吹灰之力便有机会到天宫去做官。所以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扬名四海,万古长青。没想到封了个不入流的小官,于是在狂傲自负与骄矜愤恨中一怒而去,并要求玉皇大帝封他为“齐天大圣”,以讨回公道,挽回颜面。天庭为和平计,便暂时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孙悟空又沉浸到虚无的自恋、自满与狂傲之中。其人性的元素也就越来越多了,但这些元素并没有按照儒家的伦理规范约束起来。也就是说,此时的孙悟空逐渐丧失原来的自然天性,但新的人性观并没有建立起来。儒家、道家、佛教都不能约束他的所言所行,他的行动开始走向完全顺从自我意志的绝对自由主义。
自从做了“齐天大圣”后,孙悟空又把在花果山的“江湖习气”也带入天宫。“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4]50,与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4]50。弟兄友朋,原是儒家规范社会人伦关系的一部分,却被孙悟空学得纯熟,用来结交天界诸神。被委任监管蟠桃园后,他听说吃了蟠桃能够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便想要偷吃蟠桃。正因为这个欲望的不断发酵,导致他监守自盗。但这种欲望却是道家反对的,如《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5]27-28但孙悟空恰巧不能逃离这种“为目”的原始欲望。偷吃蟠桃盛宴之后,他害怕被当场擒获,于是溜之大吉。他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行为,以为仅仅是“怪我”的小事,却不知这也关乎天界的尊严、王母娘娘的面子,远远不是责怪所能承担的,也不是睡觉装糊涂所能解决的。更可恶的是,他醉醺醺地跑到太上老君的炼丹房,妄动贪念,吃完了所有仙丹。酒醒后,才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于是重新下界为王,返回花果山。但他错误地估算自己的行为后果,自以为是的举动却招来玉皇大帝的震怒。
除了江湖习气与不断扩张的欲望,孙悟空还一如往常般自负。因为此时的孙悟空对天宫也有不少了解,且知道凭自己的本事不必像之前那样胆小怕事。能力的强大给了他更大的胆量,所以面对天宫的兴师问罪,他倒坦诚:“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4]58虽然态度坦诚,但其咄咄逼人的态度却不是素朴的本色,且言语之中充满自负与傲慢。此时的孙悟空经过许多历练,察言观色的本事也轻车熟路。被擒拿之后,孙悟空又逃出生天。再次回到花果山,听说木叉是观音菩萨的弟子,便问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4]63孙悟空明知故问,也能估算出他的实力,但看他是观音菩萨的弟子,所以没有像对待前面的天兵天将一样直接出手打败他。可见到如来佛祖时却问:“你是哪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4]76因为不知道对方实力,所以以“善士”相称。但孙悟空仍然气焰嚣张,目空一切。所以说到玉皇大帝时,孙悟空认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4]76,希望玉皇大帝将天宫让与他。正因为玉皇大帝手下已经无人能够打败他,所以他凌驾在众人之上,给如来佛祖开的价码也更高。孙悟空自负于筋斗云,一时得意忘形便露出猴子的本色,所以弄巧成拙地证明自己的失败。在如来佛的手掌上做了一个记号,这些记号反倒证明自己不曾逃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综上所述,在这期间,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本以为他会志得意满,老实本分,却不料他贪吃、贪喝,在搅乱蟠桃会、吃光仙丹之后逃之夭夭。在天庭兴师问罪时,却又自负武艺超群,打败天兵天将。他的心性逐渐丧失本来面目,欲望不断膨胀,终于栽在如来佛祖的手中。此时,价值观念混乱的孙悟空对待万事万物都是顺着自己的喜好,顺着畸形的欲望,完全丧失了自然本性。
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余年,可以想见孙悟空的寂寞难耐,适逢经过的观音菩萨指点,孙悟空极欲改变命运,所以对取经人的期盼可见一斑。“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皈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4]164这一段自我介绍有真有假,虚虚实实,却着实可以打动别人。真的一方面是被佛祖压在此处备受煎熬,只等师父来救。假的是“诳上之罪”、保护取经人、皈依佛法。可是,刚开始陪伴唐僧取经,他还是急躁难耐,忍受不了唐僧对他的管教:“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4]172之前唐僧相救时的说法早就抛诸脑后了。直到唐僧学会紧箍咒,孙悟空才被迫相随。正因为唐僧的紧箍咒能够拘禁孙悟空,所以他才变得聪明乖巧,束手就擒。 经过诸多的困境与考验,孙悟空对西天取经的认识才逐渐明晰起来。他坚定的意念就是:保护唐僧取得真经,消除人世间的邪恶与戾气,造福于社会。虽然“三打白骨精”后,孙悟空被逐出取经的队伍,但此时的孙悟空已经一心向佛,誓保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回到水帘洞后,独自凄凄惨惨,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4]334。虽然身处花果山,但心已逐取经僧。
正是在取经的漫漫长路上,孙悟空接受了人间的生存法则,习惯了人世间的约束与相对自由。其人性也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改变了之前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心性。也正是经过这重重磨难,孙悟空明白了社会的规则,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有儒家的言行举止的修炼,有道教的“术”“流”“静”“动”这些曾经被孙悟空鄙弃的道法。同时,佛教的“修真之径,正善之门”,也让孙悟空学会看待世界、认识自我。其实在《西游记》中,佛教度化孙悟空的过程也彰显了它对万物的平等态度,孙悟空并没有因为出身不好而被排挤。“神、人、怪之间的沟通和转化,本是神怪小说的共性,《西游记》的最大突破在于,它不仅承认作为万物化身和代表的‘妖’‘怪’的生存权利,而且从根本上极大地抬高了它们的地位。”[8]401-402也正是孙悟空的取经修行,让他一路经历种种磨难与考验,使他改掉狂妄自负、肆意妄为、急躁功利的毛病,从而完善了自己的性格个性。这也是孙悟空取经之后最大的收获。
历来研究《西游记》,多侧重取经路上的精彩故事。鲁迅曾说:“作者构思之幻,则大率在八十一难中。”[9]110其实对于孙悟空的性格之变迁来说,八十一难前的故事尤为重要,这是他性格萌芽、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后来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过程中对心性与行为的约束,最终达到自然本性与儒释道精神的相互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