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变化研究

2019-04-26 06:40邓介华温艳林文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者神经递质中度

邓介华 温艳 林文

(1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仁和分院神经科,攀枝花,617061; 2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科,攀枝花,617067)

脑卒中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故一直是临床的重点防控与诊治疾病之一。临床中与脑卒中相关的研究中,除急性期的救治外,相关的各方面不良情况改善需求也较高[1],而较多脑卒中患者可并发睡眠障碍等情况,对患者早期救治后的康复与生命质量均十分不利,故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相关的研究在临床多见[2-3]。本研究就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仁和分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60例为A组,同时期的脑卒中无睡眠障碍患者60例为B组,体检健康者60名为C组。A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6.8±7.8)岁,病程15~110 d,平均病程(38.7±6.8)d;其中缺血性卒中者40例,出血性卒中者20例;MBI评分:<50分者35例,50~75分者15例,>75分者10例;ISI指数:轻度者20例,中度者21例,重度者19例。B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7.0±7.5)岁,病程16~112 d,平均病程(39.0±7.2)d;其中缺血性卒中者41例,出血性卒中者19例;MBI评分:<50分者34例,50~75分者16例,>75分者10例。C组中包括男32名,女28名,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7.2±7.6)岁。3组的性别与年龄、A组与B组的疾病类型与MB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标准 20~75岁;对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

1.3 排除标准 发病前存在睡眠障碍;合并心肺肾等功能不全者;精神异常与认知障碍。

1.4 研究方法 采集3组的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血标本量为4.0 mL,将采集所得的血标本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5.0 min,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离心后的血清部分进行定量检测,以酶联免疫法(对应的试剂盒)进行检测。细胞因子检测指标为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递质检测指标为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工作人员遵照每类检测指标的试剂盒进行检测,然后统计3组的检测结果。比较3组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水平。

1.5 观察指标 失眠严重指数是评估患者睡眠障碍程度的有效量表之一,本评估标准中共包括5个睡眠障碍相关的评估指标,每个指标的评分范围分别为0~4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问题越为严重,其中8~14分、15~21分及22~28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及重度睡眠障碍[4]。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式为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式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A组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B组的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且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重度失眠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睡眠患者,中度失眠患者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失眠患者。见表2。

表1 3组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失眠严重指数IL-1β(pg/mL)IL-6(pg/mL)TNF-α(ng/mL)轻度(n=20)2.80±0.497.20±1.381.56±0.21中度(n=21)3.40±0.568.72±1.601.80±0.24重度(n=19)4.07±0.629.93±1.842.02±0.27轻度/中度t值3.6433.2503.400P值0.0000.0010.000轻度/重度t值7.1165.2595.956P值0.0000.0000.000中度/重度t值3.5912.2242.728P值0.0000.0160.004

2.3 3组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 A组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B组的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且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

2.4 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 A组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重度失眠患者的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睡眠患者,中度失眠患者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失眠患者。见表4。

失眠严重指数DA(nmol/L)NE(mol/L)轻度(n=20)471.38±43.174.60±0.43中度(n=21)511.72±46.375.06±0.45重度(n=19)538.95±48.755.63±0.52轻度/中度t值2.8793.343P值0.0030.000轻度/重度t值4.5886.755P值0.0000.000中度/重度t值1.8103.716P值0.0390.000

3 讨论

脑卒中的危害广受各界认知,因此本病一直是研究较热的一类疾病,而随着临床对本类患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与脑卒中相关的各个方面研究不断增多,且涉及面也较广,不仅仅涉及急性期的诊治,且患者康复期的效果影响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卒中后睡眠障碍作为对患者心理及机体康复均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其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存状态及治疗康复效果不良影响均突出[5-6],因此干预改善的需求也较高。临床中与脑卒中与睡眠障碍患者的机体变化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均是在其中表达波动的指标[7-8],但是对于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的细致变化及与之关系的研究十分匮乏。

本研究就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水平高于脑卒中无睡眠障碍及体检健康者,脑卒中无睡眠障碍者则高于体检健康者,且脑卒中中不同失眠严重指数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睡眠障碍存在患者的微炎性反应与免疫失衡方面相对明显[9-10],同时神经递质的异常表达也更为突出,尤其是NE表达较高的状态,说明维持觉醒的状态相对突出,因此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11-12],而这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危害相对突出,同时也提示我们对脑卒中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者应尤其重视上述血液指标的监测与调控,以达到尽快改善机体不良反应状态的目的[13],为患者治疗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均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睡眠障碍越为严重的患者其异常程度相对突出。

猜你喜欢
分者神经递质中度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小米手表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方法的护理研究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