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洁
(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江苏 无锡 214000)
献血过程中,很多献血者因为不了解献血知识,受到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影响,会降低血容量、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献血反应[1]。传统的护理通常在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后采取相应措施,不能对献血反应做好预防。本次研究,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献血反应率大大降低,护理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献血站进行献血的500例献血者进行研究,随机将献血者分成250例实验组和250例对照组,实验组,134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龄跨度为22~46岁;对照组,128例男性,122例女性,年龄跨度为23~49岁。两组献血者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对照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是:做好采血前准备,根据献血者自身情况进行对症护理,并且指导献血者配合护理过程。(2)实验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传统护理配合心理护理,主要内容是:①献血前,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献血站人员要同献血者开展单独的健康教育,使献血者增加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有献血知识、献血好处、怎样止血和补充营养,使献血者掌握献血知识后,避免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2];采血前,献血站人员要充分评估献血者心理情况,发现引起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引发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是睡眠情况、饮食情况、紧张过度、采血人员态度不好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因此,献血站人员要针对不同因素,做好相应的心理指导,在同献血者沟通的时候,态度温和,使献血者更容易配合。如果献血者睡眠不好和饮食不充分,可以劝导献血者下次再进行献血,避免献血反应的出现。②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献血站人员要对献血者采血情况严密观察,仔细观察献血者表情,一旦具有紧张、说话比较慢或血液流动速度比较慢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做好相应的心理指导,可以进行聊天使献血者注意力转移,也可以让献血者握采血球,避免献血反应的出现。③献血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很多献血反应都是献血后出现的,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献血者完成献血后,献血站人员要指导他们休息16~20分钟,可以让他们听轻松的音乐,使献血者感觉放松,缓解献血者不适的情况。当献血者离开前,要密切观察献血者自身情况,当献血者表现异常的时候,要做好处理,避免对其他献血者造成影响。
护理前后,比较两组献血者SAS评分、献血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SAS评分标准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献血反应标准:献血前后,献血者出现紧张情绪、面部苍白、呼吸加快等为轻度反应;献血者失去知觉、血压下降、脉搏变慢为中度反应;献血者意识涣散和晕厥为重度反应。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处理研究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和x2检验比较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献血者干预前,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献血者SAS分数情况(±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献血者SAS分数情况(±s)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250 43.24±2.95 30.21±2.34*对照组 250 42.63±2.76 39.76±2.45
护理后,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献血过程中,很多献血者由于心理原因,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献血不良反应,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其进行全程的心理护理干预。献血前,要发现引起献血者恐惧及焦虑情绪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指导,避免献血者不良情绪的产生,积极预防献血反应的出现。献血过程中,献血站人员要细致观察献血者情绪情况、血液流速情况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做好干预。当献血者血液流速异常时,可以握住献血者的手,握住采血球,使献血者感到关怀,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献血反应。献血完成后,要营造舒适的环境使献血者得到休息,防止发生迟发性献血反应[3]。
结果表明,实验组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后,同实施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相比,SAS评分和献血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献血者焦虑情绪和献血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献血者在献血中可以保持稳定情绪;同时,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献血者接受心理护理后,更容易接受献血站人员的操作,使献血过程更加顺利。
综上,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献血者,可以改善献血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