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静
(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肺病科,江苏 南通 226600)
呼吸衰竭属于功能障碍表现,是由胸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原因导致换气功能、肺通气障碍,以致缺氧,进而引发生理功能、代谢功能紊乱情况[1]。呼吸急促、CO2潴留、缺氧、消化道出血等是呼吸衰竭临床症状[2]。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本文主要观察人性化优质护理呼吸衰竭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46例呼吸衰竭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将入选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50 ~78 岁,平均年龄(64.23±2.50)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6.85±1.03)个月;男女比例为13/10。
观察组患者中,年龄范围52 ~78 岁,平均年龄(64.42±2.7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6.79±1.04)个月;男女比例为14/9。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是呼吸衰竭症状;意识清晰且有判断力;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伴有肾、肝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配合此次研究工作者[3]。
2组患者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定期检查、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吸氧护理、常规抗感染治疗等护理干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行人性化优质护理,具体内容:①对症护理: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速、血压升高等不良症状时,应是痰液阻塞导致,给予其排痰处理。对其呼吸频率不等现象,根据其实际情况行护理措施。②呼吸道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顺,多给患者饮水,进而湿润其呼吸道黏膜,对其病变粘膜的修复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排出患者的痰液。③深化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湿度、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给患者。帮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定时翻身,进而减少压疮情况的发生。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多食用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食物。④心理干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其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制定人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积极性。
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生理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本文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时,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观察组心率、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生理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生理指标对比(±s)
组别 n 心率(次/分)PaO2(mmHg)PaCO2(mmHg)观察组 23 87.98±4.5286.67±3.7156.07±2.33对照组 23 93.79±4.9167.82±2.9366.19±3.31
呼吸衰竭是因肺呼吸功能障碍而引发,会致使患者发生缺氧、高碳酸血症、心率失常、血压升高等不良情况[4]。呼吸衰竭患者其生理、心理均受到一定影响,对其生存质量十分不利[5]。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加以配合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人性化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呼吸道、临床症状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不良心理予以特定护理,完善病房环境等。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其舒适度,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本文研究主要对选取的23例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取得的结果比较满意。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率、PaO2及PaCO2等生理指标,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对患者病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