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晨洁,包晓燕,薛 燕
(1.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无锡 214000;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江苏 无锡 214062)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通过血液透析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法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导致血容量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威胁生命。现如今,我国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水钠控制依从性差的问题,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需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1]。以此作为背景,本文择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
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采纳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对照组36例女性,34例男性,年龄52~81岁,均值为(70.26±5.62)岁。观察37例女性,33例男性,年龄53~82岁,均值为(71.33±5.59)岁。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岁以上患者90例,60岁以下50例。对比一般资料,2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沟通交流等方面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实施普通的健康指导。
观察组70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具体为:
(1)评估危险因素,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找出不安全因素,比如: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情况、水份的摄入等,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2]。
(2)做好水钠控制的针对性健康宣教,以食物模型为演示教具,让患者体验和感知饮水量和摄盐量的情况,如何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减少盐的摄入,知晓常见食物和水果的含水量或含钠量,教会患者识别调味品的含盐量,告知水钠控制的重要性。
(3)加强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透析设备的使用方法,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可正确处理。在排班时将经验丰富护士和新入室护士相结合,保证护理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在透析期间,针对脱水过快患者,及时询问其需求,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烦躁患者,可使用床档及约束带,避免患者出现坠床、脱针现象。在上下机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护理风险[3]。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耐心回答,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
(4)完善相关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制定并发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强化护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透析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仪器的性能,预防因机器故障而造成患者超滤与实际不相符。完善血液透析管理制度及病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避免发生事故差错。
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不同症状可分为:水肿、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详细记录实施对比。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 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观察组发生率(1.43%)较对照组(10.00%)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并发症分析[n(%)]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液透析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透析室是患者重要的治疗场所,操作具有复杂性,对护理人员及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需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需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为水钠控制提供执行标准,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干体重的3-5%。与此同时,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知晓体重增长的危害性,能对患者的干体重、心理、营养状态,用药情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有效地控制水钠的摄入,从而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人员规范操作透析仪器,可提高其不良事件应对能力,进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明显提高,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发生率(1.43%)较对照组(10%)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患者在水钠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