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糖尿病,发生率高,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与消瘦等临床症状,其自身生理特点具有差异性,病程长极易造成患者发生并发症,同时治疗期间易发生低血糖,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就是糖尿病,其发病率较高,以2型糖尿病为主,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则导致其极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其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1]。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常见的慢性消化性疾病是2型糖尿病,该疾病极易对患者消化系统产生影响,造成其发生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为分析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结合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应用及效果,研究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05例。实验组:男67例,女3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为(68.24±3.8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为(4.26±2.18)年;常规组:男54例,女5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68.32±4.5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4.21±1.3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经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3];均知情;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精神异常;研究所用用药物过敏;甲状腺功能异常;依从性差[4-5]。
常规组常规注射门冬胰岛素(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注册证号:S20100088)治疗,早晚餐前注射0.4 U/kg,结合早餐前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量。
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注册证号:H20130023;规格:1 mg×30片/盒)治疗,前者药物需每天睡前皮下注射0.15 U/kg,结合早餐前血糖含量适当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后者药物需每天口服1次,每次1 mg,但最大剂量不能超过每次8 mg[6-8]。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每隔3天对血糖值加以监测。
血糖指标: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PG)、2 h后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各指标改善度与治疗效果成正比。
临床疗效: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正常恢复血糖值;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血糖值基本恢复;有效:症状改善,血糖值降低幅度不明显;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恶化,有效率与治疗效果成正比[9-10]。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均较低,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mmol/L)实验组(n=105) 6.74±1.35 8.71±1.49 6.37±0.54常规组(n=105) 7.56±1.28 9.36±1.28 7.29±0.38 t值 4.516 6 3.390 7 14.277 0 P值 0.000 0 0.000 8 0.000 0
实验组(105例)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占比例为59∶32∶9∶5,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105例)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占比例为43∶26∶19∶17,治疗总有效率为83.81%,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 4,P=0.006 8<0.05)。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糖尿病属于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由胰岛功能绝对不足引起的,常见诱导因素是病毒感染与遗传;后者是由胰岛功能相对不足引起的,常见诱导因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除此外还具有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解决措施,则对患者生活质量极易产生影响[1]。
2型糖尿病主要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造成患者肝肾功能下降,血糖水平升高造成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严重影响机体各项功能,同时该疾病具有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与胰岛β细胞功能性减退等临床特点,患者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乏力等临床症状,治疗不当极易造成机体血糖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1]。
其次,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为长时间高血糖症状,导致机体发生神经或血管病变,直接影响机体肾器官或大脑等功能,其中下肢血管病变属于2型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表现为麻木或下肢疼痛等,若患者的病情较重,则表现为下肢缺血性坏死,直接影响机体肾功能或神经功能等,造成患者的病情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治疗糖尿病需以控制血糖为主要目的。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该疾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甘精胰岛素属于氨基酸分离非磺脲类药物,其与胰岛B细胞中磺酰受体有机结合,促进胰岛素释放,合理控制血糖,餐后服用操作简单。瑞格列奈属于胰岛素基础特征合成物,其利用皮下注射能促进胰岛素平稳吸收,安全性高,对空腹血糖水平加以稳定,避免患者出现夜间血糖偏低的情况。瑞格列奈往往是以胰岛素B细胞膜上的受体为基点,充分与其结合将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切实关闭,在一定程度上对钾离子的外流情况加以抑制,确保相关细胞达到去极化的目的,将钙通道实施有效开放,促进胰岛素分泌,确保钙离子能达到内流的目的,该药物主要的优势是模拟胰岛素生物性分泌,从而控制患者血糖。因此,对该疾病患者采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较显著[1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期间需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整体评估其心理与生理状态后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首先对其生理及心理加以全面评估,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耐心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各项合理需求,纾解患者不良情绪,详细向其介绍药物的所用剂量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服药发生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对药物剂量实施更改,适当开展康复锻炼,如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以循序渐进原则为基点,强化自身免疫力,从而促进病情早期康复。其次,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有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对症的解决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FPG、2 hPG、HbAlc均较低,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为83.81%,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预后,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得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得以减少,确保其胰岛素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