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炼核心素养发展点,提升特色课程育人价值
——试论在重构校本《茶“+”—少儿茶艺》课程中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与发展的研究

2019-04-26 02:28张倩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艺科目茶文化

张倩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上海 200090)

细品少儿茶艺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提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精髓,匠心谱写校本特色课程的新篇章,最受益的是在特色课程文化浸润下的莘莘学子……

在国家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背景下,通过“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的积极推进,具有悠久历史的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特色课程——少儿茶艺,迎来了学校整体茶文化课程体系——“茶+”综合课程的重构,通过“目标衔接、深度开发、智慧实施、创新拓展”等研究策略,在近三年的几轮研究过程中,原有的少儿茶艺课程迎来了一条更宽广的、更有效、更精彩的发展之路!

一、素养为核,铆定研究方向

(一)与时俱进,铆定新起点

二师附小是具有二十多年历史的上海市茶艺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积极建设着校本《少儿茶艺》课程,但是我们也发现学校的原有茶艺课程在文化内涵的渗透,关键能力的培养上还不够全面、深入;而且少儿茶艺课程与其他学科、其他类型课程缺少互动和关联,我们一直在努力,为提升特色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新时代教育人才寻找新的建设方向,这些思考就成为学校启动茶艺课程重构的突破点。

学校认真学习了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中华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要通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学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的新研究方向。

(二)任务驱动,生成增长点

2015年开始,学校成为了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实验基地学校,,着眼当前教育科研的热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校重构了新一轮的小学校本“茶+”综合课程。学校茶文化课程体系有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扩宽、衍生。

作为特色科目打造的《少儿茶艺》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做出了科目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策略创新、评价体系健全的进一步实践研究,从而让特色更全、使优点更亮,以此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新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目标为先,规划研究领域

(一)形成促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也已形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些都可转化为相应的课程资源。

在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学校围绕其提出的三大方面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板块的素养,围绕总体框架,基于育人目标和茶文化教育的特色,重新梳理并确认了“茶+”综合课程的总目标,即“以茶修身,以茶优能,以茶怡情,以茶启志”。

在总目标引领下,学校开发或优化了九大主题的课程内容,如“茶+技艺”、“茶+世界”、“茶与远方”、“茶+健康”等,通过各具特色且围绕茶主题的活动,有侧重的,有指向地达成向对应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图1.茶“+”综合课程总目标和发展方向

(二)规划特色科目的核心素养发展方向

作为学校茶“+”综合课程中的特色科目,“少儿茶艺”经过科学研究,重构了科目体系,结合其技艺习得、应用、表演、服务为其科目活动的主要特征,设立了两个阶段,开辟了不同的应用领域。并围绕其年龄和内容板块,设计了科学、全面、系统且有侧重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

表1.“茶‘+’--少儿茶艺”科目模块与相关核心素养

(三)设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

学校“茶‘+’--少儿茶艺”科目在学校特有课程理念、不同模块年段目标的指导下,形成具有科目个性特色的系统和整体性的科目体系。这个过程中,设计了逻辑严密目标体系、层层递进的规划了模块目标,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组织科学、丰富的教学内容、衔接有序、合理编排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中年级段“我是茶馆小当家”-《今天我是小当班》一课为例:

图2.“茶‘+’--少儿茶艺”之教学内容目标设计流程

“茶‘+’--少儿茶艺”科目有其区别于不同主题的特点,《今天我是小当家》一课属于“少儿茶艺——高级茶艺”三年级第一学期“我是茶馆小当家”这一模块的内容,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目标规划设计,最终即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中“技能应用”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目标。

三、内容为本,提升特色课程内涵

(一)重构可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特色科目内容

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茶‘+’--少儿茶艺”在内容组织中,除依据中国传统茶知识、技能体系构建基本的教学内容框架,还针对小学生的文化认知度,动手操作能力等,有效降低难度和步骤,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符合认知规律的茶知识技能的学习。

图3.“茶‘+’--少儿茶艺”科目结构和模块划分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的状况,“茶‘+’--少儿茶艺”由“基础茶艺”和“高级茶艺”两个阶段组成。遵循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渐进性原则,其中第一阶段是“基础茶艺”,是面向全校两年级的孩子们,采用教师走班的方式,进行简单茶文化知识以及用玻璃杯以及盖碗杯冲泡的学习,关注的是孩子生活体验和兴趣激发。由“走进茶文化、生活小茶人”两个模块组成。

而第二个阶段则是面向对茶艺感兴趣、自主选择茶艺课程的中高年段的孩子们,通过兴趣课,让孩子们用提拉茶提梁壶、紫砂壶冲泡各种茶类。

四个模块,分别是:

1.小茶人识茶乐、2.小茶人表演秀、3.我是茶馆小当家、4.茶人秀场乐分享。

以上这些模块,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进行茶文化、茶技能、展示交流以及评价等不同版块的活动。

两个阶段前后关联,又循序渐进,形成了较为紧密、系统的知识链和能力链。每个模块分若干个主题,通过动作、茶具的使用、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技能的应用,编排的学习内容遵循学生操作能力发展的规律。

(二)开发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活动内容

作为特色科目的“茶‘+’--少儿茶艺”,随着学校新校舍的落成以及整体课程体系的重构,其活动策略和内容也有了调整和创新。二师附小新建了乐乐茶文化馆,该文化馆分为7个区域,其中可供孩子们展示、服务、讲解、游戏的项目非常多。茶‘+’--少儿茶艺”针对对基础和高级班的孩子就茶文化馆不同区域进行服务、解说、展示、表演的内容编排。

又如“小茶人表演秀”板块,教师围绕不同茶具,设计的活动的内容即有利于循序渐进的开展茶冲泡的训练,同时又避免机械训练的枯燥。我们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了6个课时的内容,通过对比学习,从单杯冲泡茉莉花迁移到用盖碗杯和公道杯组合冲泡红茶的学习。

表2.三年级第二学期小茶人表演秀之“走进中国红茶”单元

教师科学编制技能训练和和合作的目标,科学递进地推动学生的技能应用的核心素养。还在综合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提升团结合作、审美情趣和国际理解等核心素养。

四、实践为重,创新有效策略

(一)创新高效活动策略

培养具有校本茶文化科目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实施者,即教师改变原有传统茶艺课中技艺传授者、活动组织者、权威评价者的身份,结合多元的活动主题和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从“生活应用、主题探究、趣味情景”等角度展开研究,围绕不同的核心素养,智慧设计和实践了新颖和灵活的活动策略:

1.生活应用化的活动策略

“关注生活体验”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茶‘+’-少儿茶艺”学习最重点打造的学习方式。课上,教师经常推荐和动员学生到沪上著名茶馆、各地特色茶园旅游体验,或在生活中观察茶具、茶事、品尝茶饮和开展茶活动,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享和交流他们在生活中的体验。孩子源于生活的感受为自己,为同伴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自主发展素养,也在结合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提升人文积淀和审美情趣,同时还在学习中西方茶的关系和渊源过程中促进对茶文化发展的国际理解的认识。

2.主题探究式的活动策略

在“茶‘+’--少儿茶艺”科目中,教师经常开展这主题式资料搜索、整理、2分钟课堂小讲座展示的探究活动模式。每节课前,都组织1名学生担任2分钟课堂小讲师,让他们围绕茶主题,搜集并分享和交流茶故事、茶趣事。小讲师们就茶主题侃侃而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更有人文积淀的底蕴。也可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使提高学生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的能力。

3.趣味情景化的活动策略

“茶‘+’——少儿茶艺”科目努力打造新颖、灵活、趣味化的课堂活动策略。尝试“情景式活动策略”的多元实施,通过课堂活动、社团服务、生活应用,打造模拟茶铺、比赛游戏等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茶知识、综合应用茶技能的兴趣和能力。

4.创新实践化的活动策略

教师还组织丰富灵活、创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和应用能力,并促进他们勤于反思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如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创新调饮茶,孩子们积极动脑,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方便美味的柠檬红茶、奶茶、花茶……在茶冲泡技能应用和展示表演活动、评价和服务应用等各种板块,开展着可有效激发学生乐于创新、勤于实践的活动策略,以此加深热爱茶文化、积极探寻中外茶文化发展的热情……

(二)创新多元评价策略

学校“茶‘+’少儿茶艺”优化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突破了原有茶艺课堂上对技艺水准进行点评的方式,开展了量化评级、分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的尝试与思考。

1.量化性评价——针对操作,细化分值,促进技艺

为切实提升对某一单元、某一技能的冲泡水平,在每个活动展开时,教师会告知学生这一阶段活动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开展学习,再通过自己和伙伴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所设计的评价表就是对某一课时整体活动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示孩子们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茶‘+’少儿茶艺”还善于利用学校“小思徽章”数字化评价系统,结合在孩子们课堂上、阶段学习上、茶表演展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放“精彩表现”等特色章,用校本化量化评价手段,激发孩子参与校本特色课程的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表现力……

2.创新性评价——创新评价方式、活化评价功能

让评价促进学生新能力提升,转化其功能,产生教育、激励的效益,是实践“茶‘+’少儿茶艺”评价创新的探索。比如教师创设“红茶铺大PK”的情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修改、创新红茶配方,并让小茶客们开展游园参观、广告销售等活动,用银茶叶、金茶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红茶。孩子们在特定情景下兴趣盎然、大胆尝试、科学点评……玩出了茶的乐趣、创出了茶的新意。

3.体验式评价——多元体验、感受自我与他人、螺旋上升

“茶‘+’少儿茶艺”还善于利用如学生在如茶文化馆服务、茶表演展示、茶探究活动的表现等,引导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多元体验,在体验中产生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同伴表现的评估与自我提升的动力。

孩子们在一次次找到自己在不同领域活动中发展的方向,促进对能力提升的自我认知,引发他们后期的学习上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努力,从而螺旋上升、高效全面的提升核心素养。

(三)创新全面合作策略

1.融入日常、践行传统

学校通过各类茶文化活动,实施茶礼仪教育,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以历史和现实结合,以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结合,以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重阳节等节日作为契机,与长辈分享,学会感恩、践行礼仪。

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在和谐的氛围中,品味茶的芬芳,领悟茶的精妙,以茶为媒,亲子和谐,其乐融融。

2.自主合作,启迪智慧

学校通过社会实践、小队活动、亲子活动积极组织学生结合一个个小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如在行走“大宁茶城”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合作完成“小小领队我来做”的任务,通过调查研究,设计出“行走攻略”。同学们借助现代科技技术查询资料、讨论中会倾听他人意见、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最佳方案。通过“茶‘+’少儿茶艺”的课堂向伙伴们进行介绍,还把买到的茶叶作为素材,设计了特色茶席,通过表演、展示进行成果的宣传。

综合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合作完成综合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与同伴团结协作、合作沟通的能力。

3.社会历练,行走悟道

学校还积极开发了具有探究型学习特点的“小茶人行走”活动,利用假期,小茶人们和家人、小队成员一起走进如“豫园茶楼”、“中国茶叶博物馆”等社会场馆。如在行走“豫园茶楼”活动中,小茶人家庭在假期里到茶楼品一道茶、介绍一个茶知识、吃一种特色茶点、问一个与茶楼历史相关的问题、拍一张亲子合影……小茶人们用在“茶‘+’少儿茶艺”课上学到的知识向父母介绍,同时,也享受精美茶点、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

围绕不同的场所特点和任务要求,小茶人的核心素养得到了飞速提高。

走在校本特色科目建设之路上,对传统的校本课程资源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和提升,在此背景下的“茶‘+’少儿茶艺”,不但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也是教学体系、结构、实施的升级。她的优化之路为新时代社会变革下附小学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架设起一个逻辑严密、层级分明、组织有序的成长阶梯。也为学校特色科目的重装优化,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全面推进做出了建设性的研究。

我们期盼学生在“茶+”综合课程的滋养下,实现学生成长“+”,立足个人的小家,着眼中华民族的大家,从茶之探索的小课题出发,开启纵览中华与世界交流、交融的未来征程……

猜你喜欢
茶艺科目茶文化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校园茶艺飘香
高考“新科目”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