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殿辉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放射科
审校 陈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2019年,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其中胃癌发病率位于十大肿瘤中男性肿瘤的第二位,占13.06%,女性肿瘤第五位,占6.86%。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水平不高,胃癌早期诊断率一直<l0%,一经诊断多为中晚期,5年存活率<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实行全民筛查后,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高达50%,5年存活率可达60%以上。
各地各级医院设备设置差异很大,综合各地情况,暂以上海市为参考。
基础级:数字胃肠机。
提高级:数字胃肠机、多层螺旋CT(16排)。
强化级:数字胃肠机、多层螺旋CT(64排)、3.0TMR、PET-CT、PET-MR、超声内镜。
CT对胃癌原发灶的规范报告描述应包括:部位(食管胃结合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管、大弯、小弯、前壁、后壁),形态(肿块、局限溃疡、浸润溃疡、弥漫增厚),厚度,密度(黏液腺癌等特异征象),强化特征及侵及胃壁深度层次,黏膜及浆膜面情况,近和远端累及边界位置,与正常胃壁交界情况,以及与邻近脏器关系。
Tx 原发肿瘤不能估计。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胃壁未见增厚和明显的异常改变。
Tis 原位癌:局限于黏膜层而未累及黏膜肌层。
T1 肿瘤浸润至黏膜或黏膜下层。胃壁局部增厚,伴有胃壁内层局部明显强化,可在黏膜下层见到条纹状的低密度影,肿瘤外的脂肪层清楚。内层高强化的癌肿与稍高强化的肌层间可见低强化的带状影;高强化的癌肿不超过胃壁的50%。
T2 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层。可见局部较为弥漫的胃壁增厚,增厚胃壁有明显的强化,外层结构消失,但边缘仍完整,或可见少数软组织条状影进入脂肪层。CT上中层低强化带中断消失,外层残余部分稍高强化的肌层;高强化的癌肿超过胃壁总厚度的50%。
T3 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而未侵及邻近结构。CT上高强化癌肿侵犯胃壁全层,浆膜面光滑或少许短细索条影;浆膜面模糊,短细索条影范围小于全部病变面积的1/3。
T4a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但未侵犯邻近结构和器官。CT上浆膜面不规则或结节样形态,周围脂肪间隙密集毛刺或条带状浸润;浆膜面高强化线样征。
T4b 侵犯邻近结构和器官。CT上与邻近脏器结构脂肪间隙消失,指状嵌插或直接浸润为确切侵犯征象,脏器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并可见索条影。
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包括淋巴结短径>8mm(6~10mm),短/长径比值>0.7,高强化,中心坏死,强化不均;形态不规则,突破被膜,边缘分叶或尖刺样突起;病变周围同一组内小淋巴结>3枚。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估计。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6枚淋巴结转移。指距原发灶3cm以内的胃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胃周小点状的结节影。
N2 7~15枚淋巴结转移。距原发灶3cm以外其他胃区域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可呈明显的结节状。
N3 15枚以上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呈明显的结节状,可出现融合并推压、包绕血管组织等。
Mx 远处转移无法估计。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出现胰后、肠系膜和主动脉淋巴结的转移。肝脏转移灶和腹水等均视为远处转移(M1)
胃癌腹膜转移的典型CT征象包括网膜饼、腹膜不规则增厚、强化结节并大量腹水以及肠系膜增厚伴脂肪间隙内多发索条,对于转移诊断的特异性较高,可达90%以上。但敏感性很低,文献报道仅30%~50%,较多的阳性病例被CT漏诊。
图1 溃疡型胃癌。充盈相显示胃体后壁龛影,周围可见“环堤”征。双对比相显示溃疡轮廓及周围的肿块形成。
图2 胃角巨大溃疡性病变,重建显示其病变范围以及小弯侧、幽门上、门脉旁的淋巴结肿大,分期为T3N2M0。
图3 T1期胃癌,A.MRI显示胃壁局限性可疑增厚(箭),但与胃黏膜皱襞(箭头)无法区分。增强图像B显示局部胃内壁强化(箭)。局部可见腹主动脉的搏动伪影(弯箭)。DWI(图C)显示小弯侧胃壁信号增高(箭),相邻结节样高信号病理证实为转移的淋巴结(箭头)。
图4 胃癌T1期。A.天状面重建图像:胃腔内结节样隆起;B.CT冠状面重建图像,胃壁黏膜层局部增厚,肌层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