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伸青 张淑芳
【摘 要】目的:分析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次分析对象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260例孕婦,依据孕妇年龄进行分组,将24-29岁的130例孕妇定为对照组,将30-39岁的130例孕妇定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将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孕妇的分析数据相比,观察组孕妇存在娠高危合并症较高,且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等发生率也均较高,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存在的妊娠高危因素越高,从而导致发生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越大。结论:加强对孕妇围生期的健康教育及围产检查,针对高龄及高危孕妇要给予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干预,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起着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孕妇年龄;妊娠高危因素;妊娠结局;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1
近年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加之生活及工作的压力增大,导致女性生育年龄也逐渐增大,临床接收的高龄孕妇越来越多。而高龄孕妇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也较高,从而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高, 致使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受到威胁[1]。为此,本次研究将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临床提高孕妇及胎儿健康安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可参考依据,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260例孕妇,将其依据年龄分成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4-29岁,中位年龄(26.5±3.2)岁;对照组孕妇年龄30-39岁,中位年龄(34.5±3.5)岁。两组孕妇基本资料对比差异经计算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两组孕妇存在的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分娩结局进行记录,并将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中所有数据分析采用的是SPSS19.0软件,应用n(%)描述计数资料及x?检验,当两组数据差异达到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存在的妊娠期合并症对比 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存在的妊娠期合并症较高,其数据结果达到了16.9%,而对照组孕妇存在的妊娠期合并症仅为7.7%,组间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见表1。
2.4 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经对记录结果分析后发现,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孕妇存在的高危因素妊娠合并症越高,从而导致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越大。因此,加强对孕妇围生期的健康教育及围产检查,针对高龄及高危孕妇要给予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干预,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起着重要性作用。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着改变,在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下,大多数女性均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致使高龄孕妇的比例明显上升,而高龄孕妇所带来的妊娠高危因素以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控制妊娠高危因素,提高妊娠期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安全,已成为目前临床相关学者重点研究讨论的话题[2]。在本次分析结果中发现,24-29岁之间的孕妇所存在的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30-39岁之间的孕妇。由此可见,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素质也随之下降,致使孕妇身体易存在贫血、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子宫肌瘤等合并症;同时孕妇存在的妇科疾病及子宫手术史也相对增多,而在多种高危因素的影响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在妊娠期极易发生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瘢痕子宫及子痫前期等并发症,而孕妇体内胰岛素受体及其亲和力下降,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最终易导致死胎、早产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低体质量儿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的上升。因此给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
所以针对女性妊娠期应根据不同年龄给予针对性的围生期检查、健康教育及保健干预,针对孕妇所存在的妊娠高危因素,孕妇及家属要密切监测体征变化,及时进行检查,针对所存在的合并症,应积极采取有效治疗,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控制,才能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并要在分娩前针对自身状况,选择适时的最佳分娩方式,从而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杨晓文.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0):73-74.
杨敏,郭志伟,蒋婕,等.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7):281-283.
卢凤丽.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