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琼
【摘 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参照组(治疗成功)与观察组(治疗失败),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动脉血气等数据,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原因。结果:观察组在其治疗前ARDS重度、APACHEⅡ评分、HR、RR明显高于参照组,且PaO2、PaO2/FiO2、PaCO2、SaCO2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治疗失败的发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
【中图分类号】R7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2
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主要是指在不切开器官与气道插管的情況下,避免人工气道而进行通气的一种治疗方法,与有创通气相比,能够避免因高压力造成的气压伤、容积伤以及因机械通气所引发的相关性肺炎[1]。本文将通过对我院进行NIPPV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探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数据,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参照组(治疗成功)与观察组(治疗失败)。其中,参照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3.19±9.88)岁;观察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3.88±10.0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经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以柏林标准(2011年第23届欧洲重症年会制订)中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记录为指南,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者;气道分泌物多者;频繁呕吐者;严重低氧血症者;临床数据不全者。
1.3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对比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h在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气方面的数据,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2]。
1.4 观察标准与依据 ARDS分级:轻度为200 mm Hg<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中度为100 mmHg <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 Hg;重度为氧合指数(PaO2/FiO2)≤100 mmHg。
APACHEⅡ评分主要为3部分: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
1.5 数据检验和处理 选择统计工具(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ARDS分级、APACHEⅡ评分的比较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观察组在其治疗前ARDS重度患者与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可知,观察组治疗前HR、RR明显高于参照组,且PaO2、PaO2/FiO2、PaCO2、SaCO2明显低于参照组,同时,参照组在治疗后除PaCO2外,其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参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治疗成功的患者在其治疗前ARDS分级重症患者较少且APACHEⅡ评分较低,由此可知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ARDS分级与APACHEⅡ评分可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并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可知,重症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其临床指标并未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运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应在治疗前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并掌握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具体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时临床指标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治疗的失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白永成,樊荣兴.无创呼吸机治疗轻中度ARDS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3-5.
杨锐.两组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