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摘 要: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而学生主体活动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因此,除活动目标的确切性因素外,活动的外在方式以及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参与和对内思维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反过来,学生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又直接显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反思
自2016年秋季起,初中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中,标志着从以道德为主线转向道德和法治相融合,法治教育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之中。这就促使我们广大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而是要把课堂交给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积极思考。
一、事情经过还原
星期二上午第三节课,是九(2)班的思想品德课。我提前来到班里,打开多媒体,出示了本节课任务,准备就绪,就等候上课铃声响了。对于这节内容,我可谓是“轻车熟路”了,信心满满。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共同点评,小组加分……一切都井然有序地
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呢?”这个问题六个小组都有很好的发言,但还有些同学意犹未尽。我看了時间说:“我们来探究第三个问题。”可是诗经队明显不乐意了,我板起了面孔;刚才轻松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学生默不作声了。
接下来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学生反应平淡,没有收到预期效果。PPT也省去了好几张,就连我精心准备的歌曲也未能欣赏。下课铃声一响,我便草草收场,落荒而逃!
一整天我都寝食难安——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我一直在反思。
二、原因分析
首先,新旧两种教学思想碰撞的必然结果。固有的传统的“教师为中心”教学思想在我脑海里还在作怪,并没真正把“学生主体地位”摆放好,还想维护教师的所谓“权威、尊严”。
其次,教学方法僵化,课前准备不足。认为自己也是多年的“老教师”了,轻车熟路了——事实证明我错了。假如这节课,对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答对了我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答错了我也不随意批评斥责她,而是予以鼓励引导。钱××也不会整节课都伏在桌上无精打采。
再次,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激起了学生的不满。我的评价太过于草率,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那节的下课铃声响起时,郁××就把书和笔一扔,先我之前就离开了教室,把门带得“咣当”一声响——那分明是在抗议!
三、教学策略
1.放下架子,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教学活动中,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我们要真正端正教学观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的思想,摆正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尚××同学在阐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水资源”时,引用了“中水”的概念,列举了农场用下水道的水浇花种草的实例;却受到了其他同学的质疑;我热情地鼓励他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评价,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尚××同学的观点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这样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个性;还给学生质疑问难、阐述见解的权利。
2.俯下身子,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学方案设计得再好,终归只是“构想”和“谋划”,当它被带进复杂多变的情景时,各式各样制约性和作用力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有一些举措来保证它发挥“正能量”,尽可能地避免“异化”和“变味”的情况发生。俗话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事后我找班长邵××谈心,她说:“其实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但是你的那句话刺伤了我们。”是呀!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而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3.多把尺子,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强调教师应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多元评价,注重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所以课堂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注重过程,发展思维。
一次,平时不爱发言的邵××同学不仅举手了,而且表达得也较清楚,只是思维的角度不太对。我首先表扬他能积极参与课堂,有上进心;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再教育他表达要准确,要精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席话说的邵××不好意思用手挠着后脑勺,乐呵呵地说:“老师,我知道了!下次不会再错了。”这样既让学生充分体验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学习的信心,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设法启发和发散。所以“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因材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自动生成生动活泼、有情有趣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探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6.
[2]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