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晓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对人们幸福与优势进行专门研究的学问,其主要目的就是挖掘人们的优秀品质、激发积极力量。而中学作为成长的关键阶段,除了有较大的课业压力,在网络信息时代更会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而针对处于青年时期的他们来说,有利有弊。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幸福感与处理情绪与问题的方式方法有着重要关联,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引进积极心理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幸福感,为其茁壮成长创造健康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培养
一、中学生幸福感缺失的问题分析
1.缺乏感恩之心
中学生是否具备感恩之心与其生活中的幸福感有着很大关联,有许多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常常在外奔波,根本无暇管教学生,一些家长将侧重点放在事业上,忽视了孩子的学业与成长,因此当必须要对孩子进行教导时,却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种种简单的教育手段不仅不会起到应有效果,还会让孩子们感到反感,甚至是不愉快,使孩子逐渐忘记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久而久之忽视了家长对他们的关心,逐渐叛逆。那些过度注重自我的学生,对同学间的友谊以及同学与教师间的情谊都不太敏感,而这种思维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幸福的认知。
2.异常平静的被动接受
现阶段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对于生活的态度是被动接受,而这种不能反抗的绝对平静,使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沮丧、没有不满,只能默默接受,这种生活当然不能说是幸福的,如果这种状态发生在一个中年人或是老年人身上还算正常,但是放在一个茁壮成长的青春期少年身上就显得格格不入。
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学生“平静地接受”中的平静是一种外在的平静,并不是那种有着较高心理素质,在自我调节之后所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不善于调节、没有合适方法调节与缓解痛苦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幸福感是得不到提升与保障的。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幸福感的措施
1.提升教师素养
积极心理学的运用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环节,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不同情绪的推动下,处理问题时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身的情绪成长,培养快乐的人格,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身心成长道路。学校更应重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作用,邀请专家教授到校组织演讲或培训,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到积极心理学专家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来,让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多花心思在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上,改变传统观念,换个角度看学生,不要老是盯准了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乱扎针,而是要运用积极心态去看待问题,找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用美好的语言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2.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教学工作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还要发现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信念引导健康的行为。
心理健康课程本身就有培养学生性情、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会感受生活的功效,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这能够促进学生幸福感的发展,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去控制与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少了积极情感也会逐渐增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益处良多。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一些兼职心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与开导,同时还能通过团体辅导或主题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这里他们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正视自己、思考答案,为其幸福感的提升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幸福
随着年级与阅历的增长,中学生自身对于幸福感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定义,而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与所接触信息的特殊性,所以对幸福感的认同上会存在偏差,这就需要学校全员共同努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幸福、感受幸福。
幸福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感受,幸福感虽然会受到身外事物的影响,但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自己,就算周围环境再好,而自己内心得不到满足,那么也不会感受到幸福。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高度繁荣,社会上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不占少数,这多多少少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人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它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与幸福感,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现实跟不上理想,理想跟不上妄想,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幸福;相反的如果你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心态,乐观面对生活,那么即使你的物质條件不是多么出色,也会在困境之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对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关教师应更加重视,努力学习有关知识,首先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随后在将其运用于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91-92.
[2]章世钦.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J].中国商界,2009(1):337.
注: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积极心理学在中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