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伟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现今中国教育界,翻转课堂正逐渐成为教学趋势,有星星之火逐步燎原之势。这一发端于21世纪初美国教育界的新式教学方法,在传入中国以后,立刻受到了一大批中小学的追捧,唯恐人后。然而,什么是翻转课堂?它的优势是什么?能不能提高教学效益?怎样才算成功的翻转课堂?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如何避免翻转课堂成为“翻船课堂”,是当下中国教育界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启发式教育;翻转课堂的实践忧思
来自大洋彼岸的翻转课堂理念提倡把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学会的内容交给他们自己,学生自学无法完成的或是需要进一步升华的课程内容,再通过教师引导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完成。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翻转课堂的核心,不仅是对教学的环节、流程、时间和手段的“翻”,更是对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实际就是启发式教育的回归和再认识。
一、翻转课堂的核心特点——学习流程重构
首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孔子被尊为至圣,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儒家思想创始人,也是一名著名的教育家。他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至今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其弟子依据其言行编写而成的《论语》中,启发式教育,这一孔子教育方法的重要论述赫然其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说明学生正处于对某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心理状态。此时,“启”的作用体现为教师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指導其拓宽思考方式。“悱”说明学生已经较为深入地思考了某个问题,但尚未达到心领神会的状态。而此时,教师应当采取“发”的方式,帮助学生溯本追源,然后用准确的语言阐述出来。
其次是“传递”与“吸收”的相互配合。“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两个阶段。传统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前者,而后者普遍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由于教师的现场引导支持或其他学生帮助的缺乏,导致学生的挫败感,学习动机和成就感的丧失,往往也都发生在“吸收内化”阶段。在“翻转课堂”重构学习流程后,“信息传递”提前到课前,由学生依据视频自主进行,老师还可以及时在线辅导;而由于教师提前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加上课前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课堂上“吸收内化”能够更加有效、直接地完成,效果也更好。
而初中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实际应用也十分广泛。在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任务时,通过制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视频,让学生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增强初中数学的实际应用。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作为数学的核心和基础,在生活应用中随处可见,无论是行程、工程还是商品价格问题都可以使用到。教师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并将其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二、翻转课堂在国内实践中的两大典型问题
(一)“旧瓶装新酒”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尽管走在摸索实践翻转课堂的道路上,但是仅仅将传统的先教后学或者边教边学大而化之地改为先学后教,蹭个热度,凑个热闹。在理想情况下,学生通过课外的学习掌握知识,在课堂上能够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深度互动,看上去很美。但现实是,一旦学生回到课堂,教师依然回归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外已经进行了自学,课堂的时间更应该交给他们进行支配以讲解更多的内容。
(二)“微课取代教师”
微课视频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精彩讲解或者详细阐述,往往花费了教师大量的心血,然而为了体现翻转课堂的所谓超前性特点,特意在翻转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成为展示翻转课堂教学的一大捷径,于是本该进行深度互动帮助学生吸收内化的课堂变成了演播室,而教师觉得自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起了甩手掌柜。
这两种典型问题的本质在于,仅仅利用了翻转课堂的皮毛,即以新媒体教学方式或信息教学方式之名,行“灌输式”传统教学之实。不可否认翻转课堂需要新科技的支持,但这些只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手段,其核心是插上新科技翅膀的启发式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他们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满足感。
三、中国国情下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实践——从形式上的“翻”到理念上的“转”
翻转课堂不止于对传统课堂教学环节的调整,也不仅限于教学手段的更新,更体现了现代化改造后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第一点是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型。学生就像羊群,传统教学中为了统一教学进度,普遍方式是教师拿鞭子赶着学生前进,而翻转课堂的思路不同,它是用新鲜的草地去吸引羊群,并让他们自主前进。这就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挥鞭驱羊到沿途领羊的巨大
转变。
第二点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型。教师要首先跳出讲授和“灌输式”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认清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人意识。例如“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并且掌握了比较简单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在准备的视频中,可以播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建筑、艺术造型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知几何图形的存在。
捡起了形式上“翻”的芝麻,却丢掉了理念上“转”的西瓜,只会让翻转课堂之路走向终点,成为“翻船课堂”,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坚冰。仅仅停留并满足于对传统教学弊端的小修小补阶段,毫无疑问不是翻转课堂的真谛。它的未来前景应当是如下的美妙画卷: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充满生机、灵活创新的新型教学形态,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既能自定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又能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2]曾祥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