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颐
摘 要:当今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验证所学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的结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障碍,使教学更加生动,让师生交流更加顺畅,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在教师间共享信息资源库,使实验教学资料达到共享的目的。因地制宜,优化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着重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操作动手、思考问题等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老师应当注重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的操作可以使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原理等知识运用于现实中,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而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逐渐将学生培养为社会可用之才。在现代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逐渐与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本文就简单探讨两者相互渗透教学的有关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渗透的意义
1.使实验过程具体、形象化
生物实验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而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接触实验仪器、操作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学生要通过观察、理解、思考来学习实验。多媒体可以将实验过程动起来,让学生不再以书本上有限的文字和图片与老师枯燥的讲解为本,而是通过观察实验录像等多媒体内容来切身体会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2.使实验现象可视化
有些生物实验从过程到现象都是需要時间的,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拍摄实验准备、过程、现象的视频,并在课堂上有所展示,这样就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实验过程时间缩短,并有效地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也会提高学生分工合作、动手拍摄、剪辑视频等能力。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很好地表现自己,观摩他组的成果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调动学生积极的实验兴趣。
3.丰富实验内容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单凭一本书、一张嘴,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课堂容量是可想而知的。而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将课堂丰富起来,将生物实验的教学多样化,进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渗透的措施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操作兴趣
观察现象是生物实验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实验环境是激发学生生物兴趣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具有直观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可以将抽象的以及过程性的实验展现出来,更利于学生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并主动地探究生物原理,而且,当学生遇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时,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追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和发散,既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突出实验重难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中着重突出重难点,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带着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更高的。为了让学生不失去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就要在实验开展方式上下功夫,利用简单易懂、通俗大众的方式开展,其中,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相结合是一个高效而且容易操作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中搜集一些与生物实验过程相关的资料,在实验前向学生讲清楚,而且要重点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实验课程的重点难点,再者,网络资源是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起到有益的效果,可能会存在误导学生认知的地方,老师在实验前就要认真斟酌,采取有利的部分,排除不利的部分,这也要求生物学科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总之,网络资源是当今一个很有价值的来源,但是教师也应该充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筛选,让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渗透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然也有弊,例如,信息的丰富可能会造成课堂没有重点,进而出现不条理教学的现象,让学生学习不知从何下手;老师一贯推崇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切身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因此老师要正确对待其利弊,并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新时代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实现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永梅,徐凤莲.浅谈中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5(10).
[2]钱伟.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索[J].考试周刊,2018(5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