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图示归纳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2019-04-25 11:42杨敏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杨敏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图示归纳教学法对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7级8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观察组,采用图式归纳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本校2016级8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远高于对照组的,有显著性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示归纳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中效果明显,内容渐趋简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从而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图示归纳教学法;内科护理教学;循环系统;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42-02

图示归纳教学方法,是以使用表格、图示以及箭头等形式将所学内科护理中循环护理教学传授知识简单、系统化[1]。便于理解记忆,并可随时进行复习巩固。只凭借听讲对于知识的深度记忆只能约掌握15%,只凭借观看对于知识的深度记忆至估摸占25%,而视听结合对于知识的深度记忆占70%左右[2]。因而,本文旨在研究应用图示归纳教学方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循环系统的教学成果,现将所得数据信息及相应分析总结叙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校2016级、2017级护理中专学生中各随机抽取80名学生,研究总数共160名。其中,2016级护理中专学生80名作为对照组;2017级护理中专学生80名作为观察组,排除入学成绩等因素的干扰。

对照组具体信息:男女比例6:74,年龄分布18~20岁,平均年龄为19±0.1;

观察组具体信息:男女比例5:75,年龄分布17~19岁,平均年龄为18±0.2。

根据上述数据,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以及平均年龄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具体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系统、细致的讲解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形式较为单一,且由于教师所教知识特色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有所偏好,故良莠不均。

1.2.2 图示归纳教学方法

图示归纳教学方法是基于传统教学方法之上,增设了更多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内容有[3]:1)教案设计:根据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大纲要求,从而确定好所要教学内容方向,并选用图示归纳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方式加以设计,与此同时好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绘制出不同结构的图示;2)阶段性讲解设计图表:根据学生内科护理中循环系统学习进度可分批次进行图示教学,并依照教学大纲内容所标明的关键字,依次设置为章、节、子目及要点,并依循其内在联系,分解成相应的图示内容,能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内科护理中循环系统的知识内容;3)进行学生分组讨论及自行设计所要求图表:根据教师所要求内容,学生自行设计所要求的大体框架下图表,并以图表形式来回答相应问题。

1.3 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由我校研究组共计15位专家进行评估分析,其中,所设计评价指标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符合程度、教学内容完整性及教学方法有效性,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分为完全能接受、基本能接受以及不能接受。至于教学评价以理论测验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拟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选用“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设计评价指标及测验成绩,t值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形式来表示知识接受程度,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设计评价指标及测验成绩

根据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中设计评价指标中的教学内容符合程度、教学内容完整性以及教学方法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测验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

2.2 知识接受程度

根据表2数据可知,观察组知识接受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为优越,P<0.05。

3 讨论

图示归纳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以应用图形等方式进行思维的表达。具备有简单化、直观化、趣味以及系统化等特点。故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图示归纳教学法对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的应用效果,根据结果可知,观察组中设计评价指标中的教学内容符合程度、教学内容完整性以及教学方法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测验成绩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知识接受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为优越,P<0.05。

综上所述:采用图示归纳教学法对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循环系统的应用效果显著,应用图示归纳教学方法能使得知识内容更为简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且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巨大提升,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可廣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波,向克树,余珊等.内置循环系统高仿真小儿静脉输液手臂的制作及教学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39-141.

[2] 张玉侠,倪芳,张瑾等.机能实验学系统综合实验的实施与效果[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2):176-177.

[3] 江露露.教学场域中失范状态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46-4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