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日鲜 秦洪波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增添了一节“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使这一教学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了解“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9-0061-02
一、存在问题
1.课时得不到保障
高中《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共有四个,新课程标准明确建议“综合探究”课用一个课时来完成,但是,要真正完成好一个“综合探究”,一个课时的时间明显不够。因为“综合探究”课涉及很多课外知识,需要学生分学习小组在课前搜集资料,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观点辨析、案例分析、制作PPT、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展示后还有讨论、总结、评价等环节,所以一节课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况且,大多数学校的政治课(非毕业班)一般是一周两节,除去各种考试和国家规定的假期,每个学期的实际有效教学周数大概只有 16~17 周左右,勉强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就已经不错了,根本没有时间安排“综合探究”课。新课程标准建议的“综合探究”课的一个课时已难以得到保障,更不用说挪用其他时间来完成好一个“综合探究”了。
2.教师不够重视
由于“综合探究”课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值不高,教师认为花一节课时间上“综合探究”课不值得,认为“考试又不考,上了也白上 ”。另外,上好“综合探究”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恰当地组织教学,才能将看似深奥的哲学道理生活化,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因为教师很难将学生生活实际作为《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切入口。受精力和能力的制约,很多教师对开展《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态度和能力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3.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和實践能力欠缺
在调查中,尽管多数学生赞同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合作学习。但是教师也发现,在“综合探究”课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尤其理科生参与度更低。高二文理分科后,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就是高考考取好成绩,将来能进一所好大学。而思想政治不是理科生的高考科目,只做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不少学生的经验之谈是考前背背书就可以拿到A等的成绩,因此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在政治学科上,更别说“综合探究”课这一耗时耗力的课型。对于文科生而言,尽管政治是他们的高考科目,教师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但在教学中,学生只对高考中要考的知识点感兴趣,并不愿意通过探究活动去理解知识, 正如有些学生说的“让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北大……”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注重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家长不支持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致使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获取的资料基本上是从网络直接下载别人的现有成果,而不愿意主动搜索、整合相关资源,写出相关的小论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笔者曾经在教学中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要求查阅资料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写成小论文上交。但是不少学生偷偷做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练习,交上来的小论文多数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实践,无法提高实践能力,“综合探究”课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二、原因分析
1.教材的部分素材缺乏时代感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是“综合探究”课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课在教材编写上都设置了四个环节,即“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理论评析”。
原则上《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教学应以这四个环节作为依据,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条件等,每个环节按部就班地开展显然是不合理也收不到应有效果的。如第三单元“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的探究活动建议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写出读后感。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实践论》不感兴趣,没有学生愿意花钱购买此书,如果去学校图书馆借,能借到的数量有限而且非常陈旧,既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阅读要求,学生也不愿阅读,更谈不上写读后感了。显然这个建议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另外,有些内容设置缺乏新意,如第四单元“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其“探究路径参考”讨论“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和同学一起讨论,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提供的素材是瞿秋白、臧克家和爱因斯坦的故事,因为这些人的故事具典型性,但时代久远,且脱离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难以开展探究活动。
2.教学评价机制落后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可是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在调查中,有63%的学生只关注考试考的知识点,其他的不感兴趣,有26%的学生会参加觉得有趣的活动,有56%的学生认为政治教师只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且,62%的学生认为教师从没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把这一教学内容上成复习课或者直接忽略,根本不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究其原因,是高考的指挥棒没有改变。社会仍然是以清北生、一本上线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尺度,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本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部分学生、家长把取得好成绩或考取好大学作为学习的目的。不少教师迫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为高分而教,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只重视高考考的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实乃无奈之举。因此《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也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3.教师素质不适应新课改要求
旧教材《哲学常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以教师为主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新教材《生活与哲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尤其是每个单元后新增的“综合探究”课,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是用老办法上新教材,教学沿用旧教材时的传统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自身素质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课改后,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具备较强的情境创设能力和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为此,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争取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学历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和校长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而《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为“综合探究”课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而在调研学校中,硕士学历的教师不多,这也是教师理论水平不够高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其次,教学观念落后,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我国的教学长期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知识的化身,学生是静静等待教师用知识填充的容器:教学以教授为主,教材是‘圣经……归结到一点,就是塑造‘知识人。”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旧的教学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导致教学时重知识、轻能力,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受职业性質的影响,教师善于钻研教材,分析时政,但不善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女老师,由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致使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因而社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制约了《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有效开展。
4.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存在差异
高中思想政治四大必修模块中,学生对《生活与哲学》的喜欢程度不高,普遍认为哲学理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对这一模块的“综合探究”课抱有恐惧心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老师采用有趣的方式上综合探究课,我们还是愿意参加的,但老师采用的小组讨论、辩论或实践活动的方式,我们感觉不太跟得上节奏,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综合探究课的兴趣”。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课后背,因此不愿意把时间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尤其是《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开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去搜集材料、进行调研、组织辩论赛、撰写小论文等,多数学生不能也不愿按要求完成,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搜集的材料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问及“为什么不自己去探究?”时,学生回答“每天功课很紧张,没有时间去搜集,而且这个内容考试不考,就算探究也没什么意义。”可见,《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内容与考试不直接挂钩,学生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综合探究”课上,不如多背几个哲学原理,多写几道哲学题,或把时间挪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学生对《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认知以及实践能力的欠缺是导致这一教学内容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孩子能否顺利考上大学,而不支持孩子耗费时间去搜集材料,进行社会调研。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孩子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综合探究”课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在新课程改革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学校不支持,教师观念落后,学生家长功利心强,致使《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开展未能达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要求,如何改进《生活与哲学》“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4必修 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