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9-04-25 01:13韦文浩徐西伟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涎腺颌下腺样癌

韦文浩 徐西伟

(1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肿瘤科、血液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头颈肿瘤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涎腺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腭部、舌下腺等。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不仅分布范围较广,且其病理类型也不尽相同,常见的类型有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泡细胞癌等[1]。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以期为后续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头颈肿瘤科自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5例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71例,患者年龄分布:2~83岁,平均年龄(48.6±2.5)岁,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或失落者。

1.2 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性别构成、年龄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参照1991年WHO制定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法对涎腺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分布在腮腺、颌下腺、腭部、舌下腺和颊部等,其中,发病部位前三名的为腮腺、颌下腺、腭部,占比分别为46.7%、24.8%、13.3%,见表1。

表1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

2.2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及性别构成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发病病例中,女性占67.6%显著高于男性32.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最高的病例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占比35.2%,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占比23.8%,腺癌,占比16.2%;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30~60岁,占60.0%,见表2。

表2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及性别构成

3.讨论

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肿瘤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患者,发病初期,肿瘤生长缓慢,待其渡过缓慢生长期,可出现突然快速生长,不仅会引发患者出现神经麻痹、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和行针对性治疗[2]。对于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多采用组织活检和冰冻切片检查,才能对患者进行确诊。本次分析10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发现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发病病例中,女性占67.6%显著高于男性32.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发病部位分布在腮腺、颌下腺、腭部、舌下腺和颊部等,其中,发病部位前三名的为腮腺、颌下腺、腭部,占比分别为46.7%、24.8%、13.3%;发病最高的病例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占比35.2%,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占比23.8%,腺癌,占比16.2%;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30~60岁,占60.0%,与临床研究报告的涎腺恶性肿瘤47.40%发生于腮腺,以及30~60岁为涎腺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占总数的62.14%结论基本一致[3]。

对位于腮腺部的涎腺恶性肿瘤,可采用肿瘤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术对患者治疗,不仅能保留大部分腮腺功能和腮腺导管,同时,还不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复发。为防止患者出现新的肿瘤,在术中还需将腮腺后下极及其周围淋巴结一并切除。腺样囊性癌也被称为圆柱瘤,根据组织学形态,其又可以分成腺样、实性型和管状型,腺样分化较好,实性型和管状型分化较差,对该种类型的涎腺恶性肿瘤多采用切除术治疗,术中需行冷冻切片检查,手术正常边界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术后还需行放疗辅助治疗,以将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杀灭,为避免血道转移,术后也可选用化疗,可采用10mg/m2羟基喜数碱进行化疗,3次/周,羟基喜数碱属于DNA拓扑异构酶选择性抑制剂,其能引起DNA-蛋白及DNA-单链、双链断裂进行交联作用。两者相互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损伤加重,从而诱导其凋亡[4]。粘液表皮样癌根据细胞分化、黏液细胞比例及肿瘤生长方式等特点,其可分为低分化和高分化两类,低分化者可采用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对患者治疗,可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高分化者在排除神经与肿瘤紧密粘连或穿入肿瘤,需对面神经尽量保留,神经分离后,加用术中液氮及术后放疗,以将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杀灭[5]。

综上,头颈部涎腺恶性肿瘤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腮腺、颌下腺、腭部等部位,且其病理分型较多,最常见的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可根据这些特征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和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涎腺颌下腺样癌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乙肝合并肝肉瘤样癌1例及文献复习
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颌下腺慢性炎症的CT检查分析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以单侧下颌下腺病变为首发症状的舍格伦综合征分析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表现1例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