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的嘲讽与陈寅恪的羡慕

2019-04-24 02:20刘克敌
书屋 2019年4期
关键词:钱玄同陈寅恪汉族

刘克敌

1918年2月8日,钱玄同在日记中记录了和湖南大儒叶德辉有关的一则轶事。当时书店伙计给钱玄同送来一部叶德辉编的《观古堂书目》,钱玄同最初以为该书可补《书目答问》之缺,就暂时留下。后因无钱购买,准备归还书店。在浏览该书自序时,叶氏这样一段文字引起钱玄同的极度不满:“十七世祖和靖山长伯昂公以元故臣,明祖屡征不起,子孙承其家声,不以入仕为荣,故终明之世,各房皆以科第显达,煊赫一时,独余茆园房世以耕读相安,丁男亦不繁衍,至国初始有登仕板者。”对此钱玄同讽刺道:“此数语直是自暴其十七八代的祖宗都非做异族的奴隶不可,绝不愿同种光复,真要叫人笑死。”

钱玄同对叶德辉如此嘲讽,只因他断定叶德辉没有明白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何谓“夷夏之辨”。所谓夷夏之辨,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古时人们把中原文明称为夏,边塞野蛮民族称为夷,这明显是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原与边塞交往增多,文化风俗等就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如孔子就认为,即便蛮族占领中原,只要他们懂得礼义廉耻,中原就依然是夏;反之,如果夏人失去礼义廉耻,那么中原也就成为夷。据此夷夏之辨不在地区而在文化,这在唐代,就演变为胡人之“汉化”或汉人之“胡化”问题,对此,陈寅恪的观点就是,判断一个人是汉人还是胡人,不看其血统而是看其所承受文化传统:如果一个汉人自幼生活在胡人地区,深受胡族文化影响,则虽为汉人却早已被“胡化”,当然应视为“胡人”;反之亦然。从唐代历史进程看,无论唐代统治者还是一般民众,对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一直持比较开放宽容态度,所以夷夏之辨基本不是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南宋小王朝的灭亡,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镇压迫害,使得汉族文人真正体会到亡国的悲惨,于是夷夏之辨问题被再次提出,并特别强调夷夏间的不可沟通与不可转化。但这一点必然与文人之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的忠君观念冲突,也就是如果统治者为异族君主且这君主还不是太差的话,则文人士大夫似乎就要保持对此君主的忠诚,这可能就是叶德辉为其先祖如此之德行感慨自豪的原因。但在一向把推翻清朝统治视为当然的钱玄同看来,叶德辉也真是糊涂得可以了——名门望族“叶家”数代宁愿做异族奴隶,而不愿光复汉族,岂不是白读了那么多的书。

事实上,相比于元代的短命,清朝统治持续近三百多年,且对汉族文化也由最初的排斥到接受。对汉族文人而言,承认清朝统治的合法性似乎更加容易接受,因为时间可以淡化一切。章太炎就曾说:“综观往古戎夏交捽之事,侵入者不过半壁,全制者不逾百年……满洲之在中国,疆域已一统矣,载祀已三百矣。”所以,汉族文人的拒绝和清朝合作大都发生在清初,至清代中叶,绝大多数汉族文人已经认可了满族的统治。但鸦片战争后,清政权的愚昧和闭关锁国终于激起有识之士的不满,并最终演变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因此,等到钱玄同在1918年看到叶德辉如此迂腐的言论,岂能不给予辛辣的嘲讽。一般说来,章门弟子受章太炎影响至深至巨,所以对“夷夏之防”总是格外警惕,例如同为章门弟子的朱希祖,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陈寅恪的“种族与文化”说持不同观点,甚至连续撰写文章和陈寅恪“商榷”,他就是坚持认为在中日关系紧张、日本入侵中国已为现实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再谈什么“种族与文化关系中,文化重于种族”,就有被他人(指日本)利用之危险了。显而易见,当所谓的“夷夏之辨”仅仅限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时,人们往往还可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甚至以汉族文化所谓的强大“同化”能力为自豪。但当夷夏之辨扩大为中华民族和外来民族矛盾时,例如近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则坚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就是人们最容易做出的抉择。

然而,陈寅恪的思考显然和朱希祖并不在一个路径上,他更看重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异族入侵或外来文化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问题,也即是俞曲园当年在科举应试时所题写诗中的那句“花落春仍在”的问题——如何让花落之后的“春”仍然回来?而在这样重大问题上,显然知识分子本身要负起更大的责任。

由此,当1964年蒋天枢赴广州看望陈寅恪时,后者才会在《赠蒋秉南序》中写下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清光绪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一日偶检架上旧书,见有《易堂九子集》,取而读之,不甚喜其文,唯深羡其事,以为魏丘诸子值明清嬗蜕之际,犹能兄弟戚友保聚一地,相与从容讲文论学于乾撼坤岌之际,不谓为天下之至乐大幸,不可也。”

所谓“易堂九子”,指的是明末清初以魏禧为首的九个文学家,即魏禧与兄魏祥、弟魏礼和李腾蛟、邱维屏、曾灿、林时益、彭士望、彭任等九人,其中魏禧三兄弟是这一文人群体的核心,史称“三魏”或“宁都三魏”。这“易堂”名字的由来,据说是魏禧父魏兆凤在明朝灭亡后削发隐居,名其居室曰“易堂”。还有一说是九子为避战乱,买下宁都城西的翠微峰,在峰顶建造房屋居住,中间厅堂是聚会的场所,取名为“易堂”。

据说清兵入关后,明朝国势危急,大臣中有听说“易堂九子”名气者,遂进谏皇帝准许他们出来辅佐朝政,皇帝就派使者来到宁都翠微峰。“易堂九子”为了拒绝使者的邀请,当使者推开“易堂”室之门时,就让人拿一瓢清水把点燃的蜡烛浇灭。使者正要说明来意,九子对使者说:“看到没有,‘清水灭‘明烛,天意不可违,你也不要回去了,不然有杀身之祸。”使者大悟,就留了下来。由这个传说,可知“易堂九子”很有远见,他们知道面对强大的清廷,任何武力抵抗已经无用,遂专注于讲学和著述。尽管清朝政府将他们的作品列为禁书予以销毁,却无法禁止他们讲学。魏氏三兄弟中以老二魏禧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因他字凝叔,世人尊称他为叔子,又因他曾住在翠微峰上的勺庭,人们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康熙九年,魏禧曾赴南京一带游历,前来拜访、求文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多以得到魏禧文章为荣。就在此时,魏禧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大铁椎传》。该文写的是一位以使用“大铁椎”为兵器的侠客,来投奔宋将军,却因后者“不足用”而离开。至于他为什么来找宋将军,为什么后来说宋将军“不足用”,则语焉不详。由此可见魏禧写这个人物是有所寄托,“宋将军”当暗指当时那些明朝旧臣,他们徒有虚名却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实施反清复明的大业。文章最后,魏禧的议论极为精彩:“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这里魏禧不仅是为文中那位侠客感慨,也是在为他们这些文人生不逢时而感慨不已。康熙十七年,魏禧被清廷荐举为博学鸿儒,他称病拒不应召。后来连原来一些反清的文人如朱彝尊、汪琬等也应召了,坚持不去者寥寥無几,魏禧即其中之一。当年十二月,江西巡抚责令宁都县令将魏禧抬到南昌,魏禧用被子蒙头装作病重,死活不肯出仕清廷,此举受到江西很多名士的赞扬。康熙十八年,魏禧去世,其“士可杀不可辱”的高风亮节一直受到后人称颂。

如果仅仅这样,“易堂九子”还不值得后人格外赞美,陈寅恪也不会如此羡慕。相比起魏禧,也许九子中的另一位更值得赞美——只因他的忍辱负重,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易堂九子”的安全和相对从容的治学著述,此人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大魏祥。清廷入关后,不仅下达了剃发令,还不许明朝遗民隐居山寨,“九子”所在的翠微峰虽地势险要也无法抵挡大兵入侵。这时魏祥挺身而出,担起了长子“责在宗祧”、保卫家室的重任。他换上清廷的装束进城参加考试,取得了贡生的资格,从此背负起难以忍受的委身清廷的痛苦屈辱。在魏祥的周旋下,“易堂九子”此后三十多年没有受到清廷清剿,得到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应该说,魏祥的例子不是个案,在当时很多文人都面临是否出仕清朝的两难选择:出仕,则有违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不仕,则马上会导致自己和整个家族成员的灭顶之灾。显而易见,如果仅仅是个人的牺牲,相信很多文人都会坦然面对,但如果因此牵连到很多亲人甚至是无辜的远亲,甚至是老人和孩童,则代价确实过于巨大和沉重。而且,这些生活于易代之际的文人,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继续自己的遗民身份无疑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诚如今人赵园所说,是“节操”在时间中的剥蚀,是那种神州陆沉之悲慨之气的逐渐烟消云淡,最终庄严化为滑稽,这才是最为可怕。此外,如果自己这一代因多少承受前代恩泽而必须守节尽忠的话,则子女后代应该没有必要承继义务。对此,出身贫寒的清初名士戴名世指出:“自明之亡,东南旧臣多义不仕宦,而其家子弟仍习举业取科第,多不以为非。”所以在两难之中,很多文人做出痛苦的选择,即让自己的某个孩子(一般是长子)出仕以保证整个大家族的相对平安,从而也保证了这个家族的延续成为可能。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借此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存和传承。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明末清初还是之后,很多文人对自己后代的要求,竟然都是不要再做学问搞创作,宁愿学习一门技艺,甚至去从事他们一向最看不起的经商。吴宓在其日记中就透露,他和陈寅恪在社会动荡之际就曾约定,一旦被当权者相逼,则离开学术,远离学校,宁愿去经商——尽管我很怀疑他们有经商的才华。

猜你喜欢
钱玄同陈寅恪汉族
国清荣
审查史料的真伪——钱玄同晚年对今古文经问题的讨论
钱玄同食言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钱玄同与《国音常用字汇》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