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吴小平 廖 媛
高考二轮复习是宏观把握知识体系,关注高考动向,提高解题水平的关键阶段。《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量大、涉及面广、理论性强,许多考生在高考备考中很难把握,而2018年版新教材对该单元修改面较大,教师和学生需要重新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本文试从把握主干、衔接知识,深度挖掘、拓展延伸、把握方向、关注时政等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增分提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似乎杂乱无章,一团迷雾,许多学生(尤其是一轮复习不达标的学生)不知如何掌握,部分教师也觉得难以驾驭。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单元主干知识,没有找到单元知识主线。本单元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线,涉及新时代文化生活现状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大方面。
新时代,中国文化生活的现状可以用一个“多”字来概括(见图1),“多”自然要“管”,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多”让我们难“辨”,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多”要正确“选”,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样才能人人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文化发展的道路是什么?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些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面对的问题。所以在整理《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就可以联系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发展的道路、思想引领、文化自信、基本方略、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中心环节等(见图2)。学生在作答涉及此考点的题目时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与这些知识点对照衔接,选择相对应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
【例1】(2014·福建)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思路分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模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知识分析材料的启示。结合下面的思路引导过程解答即可。(答案略)
二轮复习既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又要注意分析各个知识在不同场合的重要性,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如,在分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考点时既要分析其与文化自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联系,又要分析其与文化兴盛、核心价值观等的联系。
在二轮复习中,要对所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做到深入浅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众多知识理论性强,又涉及意识形态方面,需重点分析、深度挖掘。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角度做简单分析,又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的渗透。(见图4)
图4
【例2】(2015·全国Ⅰ卷·39·(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分析】解答该题要分析中华传统美德、乡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果考生能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的渗透,就自然能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角度作答。
2018年版新教材,《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有较大改动,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比较,关注删减知识和新增知识,尤其是要对新增的详细分析。经比较不难发现,新增的知识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改动较大的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分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先要从大体上阐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见图2),又要分析其具体举措:①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②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例3】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城市场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和农村礼堂(农村文化礼堂、村级文化活动室等),不仅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而且丰富了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人文内涵,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丰润的文化滋养。材料表明,我国 ( )
①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④培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新型文化业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学科核心素养。国家发展文化事业,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①符合题意。通过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④与题意无关。③夸大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说法错误。选A。
高考是复习的导向,高考政策是教学的风向标。政治学科时政性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是高考考查内容,因此,时政复习成为二轮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类时政分析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在二轮复习中,要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一是,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二是准确把握国内文化类的相关活动和文件精神;三是要把握重点方向性问题: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化创新性发展;扬爱国奉献精神,筑牢精神根基;强文化自信之路,增强价值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文化自信”是《文化生活》中的高频考点,同时也是难点,在复习中,我认为应该立足于十九大原文,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十九大对文化自信是这样表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家长、中国力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时政分析】(1)奏响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奏响主旋律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强调,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2)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弘扬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